1944年,浙江土匪头目王鼎山,派出2名女土匪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竟然希望新四军

趣史小研究 2025-11-08 01:18:55

1944年,浙江土匪头目王鼎山,派出2名女土匪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竟然希望新四军能够接济40万发子弹。可是,新四军司令员居然同意了土匪头目的请求,不过有一个条件。 这王鼎山是何许人?他为什么敢这么“狮子大开口”? 说白了,王鼎山在当地,还真不是那种人人喊打的恶霸土匪。他老家在浙江高风,早年是个木匠,为人仗义。因为看不惯地主恶霸欺压乡里,年轻气盛,失手把恶霸给打死了。 这在旧社会,就是弥天大罪。王鼎山没办法,为了不连累家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恶霸一家给端了,然后烧了自家祖庙,带着十几个小伙子上了高塘山,落草为寇。 但他立下了规矩:专抢那些口碑极坏的豪门大户,非必要不杀生,绝不骚扰普通百姓。 甚至,他抢来的钱财,还经常分给穷人。 一来二去,老百姓非但不怕他,反而暗地里叫他“及时雨王大哥”。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横行。王鼎山这伙人虽然是“匪”,但也知道家国大义。他们占据山头,利用地形优势,时不时伏击一下落单的日军小队,武器也从土枪换成了“三八大盖”。 王鼎山这支武装,不抢百姓,还打鬼子,按理说应该混得不错。但到了1944年,他碰上了大麻烦。 麻烦不是来自日本人,而是来自国民党的保安团。 当时,蒋介石担心浙东的山头势力都被共产党给收编了,于是下令“清剿”。国民党保安团大举出动,把嵊县周边的四十多支游击队往死里打。 王鼎山就是他们的重点目标。数千保安团把王鼎山在高塘山的寨子围了两个月,水泄不通。 寨子里四五百号人,连带家眷,眼看就要弹尽粮绝。手下兄弟们都慌了,有人喊着要不投降算了。 王鼎山一咬牙:“投降?投降了国军,咱们这帮‘泥腿子’还有好日子过?再说,小鬼子还在外面横行呢!” 危急关头,他想到了一个人——陈山。 陈山是我党派到浙东的地下党员,早就跟王鼎山打过交道。陈山看出王鼎山有抗日热情、为人讲义气,两人一起伏击过日军,算是生死之交。陈山也曾试探过王鼎山,问他愿不愿意加入新四军。 王鼎山当时还犹豫,说:“新四军是好汉,真心打鬼子。但我这帮兄弟野惯了,怕受不了约束。” 现在,被保安团逼上了绝路,王鼎山唯一的活路,就是找新四军。 于是,他写下了那张石破天惊的“借条”,让两个女土匪化装成卖茶的,拼死送了出去。信上写得明明白白: “陈老弟,我们被围两个月,弹尽粮绝。请兄弟支援四十万发子弹。等我打退他们,就带兄弟们参加新四军。” 这封信送到新四军司令部,负责后勤的同志当场就跳起来了:“四十万发?开什么玩笑!咱们百团大战时都没这么阔过!” 政治部的干部也担心:“他会不会是骗咱们的?拿了子弹就跑了怎么办?土匪的话,能信吗?” 一片质疑声中,陈山站了出来。他把王鼎山的老底全盘托出:这个人怎么落草的,怎么对老百姓的,怎么打鬼子的。 最后,新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一锤定音。 他们说:“同志们,账不能这么算。40万发子弹,我们现在确实拿不出来。但王鼎山是什么人?是真心抗日、想干好事的武装。现在国民党要剿灭他,我们是眼睁睁看着他完蛋,还是拉他一把?” “浙东前线,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笔买卖,咱不算子弹账,咱算人心账!” 决定下了:救! 但怎么救?新四军自己也缺弹药,真拿不出40万发。 很快,陈山的回信送到了王鼎山手里。 信上说:“王大哥,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新四军愿意接应你们。但四十万发子弹,咱们现在确实拿不出这么多。” 王鼎山看到这里,心凉了半截。 但陈山接着写道:“我们的条件是:你们必须自己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来。我们会在四平山接应你们。只要你们到了,你们就是新四军的自己人!” 这就是新四军的“条件”——我不能用40万发子弹去“买”你,但你若有投身革命、继续抗日的决心,我豁出去也会“保”你! 王鼎山看懂了。他把心一横,召集所有兄弟,烧掉了寨子,告诉大家:“没有退路了!新四军在外面等咱们,想活命的,跟我冲!” 四五百人顶着保安团的机枪,硬生生杀出重围,终于和陈山率领的新四军部队会合。 王鼎山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陈山担任政委。 队伍是保住了,番号也给了,王鼎山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可他脑子还没完全转过弯,悄悄把陈山拉到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问: “陈政委,有个事……我那寨子里,以前还绑了几个‘肉票’,这赎金还没送来呢。 咱们现在是新四军了,这‘肉票’咋办?” 陈山一听,哈哈大笑。他拍着王鼎山的肩膀说: “老王啊,欢迎你加入革命队伍!这,就是我说的最后一个‘条件’:从今天起,你就是新四军的指挥员了。咱的纪律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准再干‘绑票’那套了! 赶紧把人放了,还要给人赔礼道歉!” 这支由土匪改编的部队,后来在新四军的教育和带领下,成了浙东抗日战场上的一支生力军,屡立战功。

0 阅读:788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