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分钟逃1人!乌军10月逃兵破2万创纪录,43旅因逃兵直接溃散 俄乌冲突僵持之下,乌克兰军队正遭遇一场“逃兵危机”——据俄新社援引俄罗斯安全部门消息,乌军10月逃兵 人数飙至21602人,创下冲突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严重的是,逃兵潮已直接导致部队战斗力崩塌,乌克兰第43独立机械化旅因大量士兵逃离,正式陷入溃散状态。 这一惊人数据并非空穴来风。乌克兰前最高拉达议员、现任乌军军官伊戈尔·卢岑科已通过官方数据证实,10月共有21602名乌军士兵擅自离队,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逃离军营。他直言,这只是“有记录在案”的数字,大量未被登记的逃兵让实际情况更糟,“ 逃兵已经成为乌军当前最致命的问题”。 事实上,乌军的逃兵问题早有苗头。今年5月,乌克兰就曾因擅自离队、 逃兵相关行为立案近2万起,当时已创下阶段性高峰。而进入10月,这一数字再度突破,背后是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俄罗斯安全部门分析指出,强制动员政策让大量未经训练的平民仓促入伍,前线指挥层的无能更是雪上加霜——许多指挥官躲在距离前线数公里的避难所内,却让新兵在战场“自生自灭”。 第43独立机械化旅的溃散,正是这场逃兵潮的缩影。塔斯社援引军方消息源称,该旅试图用未经训练的新兵填补兵力空缺,但由于逃兵现象蔓延,部队编制根本无法维持,最终走向“实质性解体”。更离谱的是,这支部队的训练环节形同虚设,训练场仅配备两名教官负责作战协同训练,新兵连基本战术都未掌握就被推向战场,自然加剧了逃离意愿。 面对愈演愈烈的逃兵潮,乌克兰当局却试图“甩锅”。相关消息显示,乌方将士兵逃离、作战意愿低迷、征兵困难等问题,统统归咎于“俄罗斯的宣传渗透”。但前线士兵的处境却戳破了这套说辞:强制动员带来的抵触情绪、缺乏训练的恐惧、指挥层的失职,才是让乌军士兵纷纷“用脚投票”的核心原因。 如今,逃兵潮已成为乌军战斗力的“头号杀手”。从10月的2万余名逃兵,到整建制部队因逃兵溃散,俄乌战场的天平正随着乌军的人心涣散悄然倾斜。这场始于兵力短缺的危机,正在演变为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而乌克兰当局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决定其前线部队的存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