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口。 真的,就抿了那么一小口药酒,北京一个快80岁的老大爷,半小时后人就差点没了。 眼神发直,胡言乱语,话都说不出来。要不是家里人发现得快,后果真不敢想。 这事儿最让人后背发凉的,不是中毒,而是这瓶酒的来历——亲戚送的,说是能治这治那,结果呢?是外用的!里面是曼陀罗,剧毒。 你品品,这剧情熟不熟悉? 谁家还没个迷信偏方的长辈呢?我爷爷当年非说后山上的某种草泡酒能治风湿,我爸妈拦都拦不住。你家呢?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瓶颜色诡异、味道冲鼻、号称“包治百病”的神秘液体,被当宝贝供着? 我们苦口婆心,说要去医院,要相信科学。 他们呢?嫌我们烦,觉得我们不懂,“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比你那西药好使!” 这根本不是道理能讲通的事儿。 这是两代人之间,一道看不见的墙。 墙这边,是我们看着说明书、查着成分表的焦虑;墙那边,是他们对衰老和病痛的恐惧,以及对“老方子”近乎执拗的信任。 说白了,老人不是傻,是怕。怕去医院查出大毛病,怕花子女的钱,怕自己成了累赘。那瓶小小的药酒,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所以,这事儿赖谁? 赖送酒的亲戚没说清?赖老人自己糊涂? 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关心是不是只停留在了嘴上?我们有没有真的坐下来,听听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在害怕什么? 别等悲剧发生了,才去翻箱倒柜地清理那些“定时炸弹”。 家人的平安,比什么“老方子”都金贵。 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