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教授 在公开场合说了句话, 让全场先是安静了几秒, 随即爆发出震耳的掌声——他说:“熊猫(中国)两千年没跟日本打过仗,可日本却总爱上门挑事!”这话一出口,就像根针戳中了东亚地区延续千年的那些纠葛,台下的人几乎都在点头。 回头看看历史,1592年那会儿,丰臣秀吉还拿着地图画下要把北京划进日本版图的野心,甚至写下“率日本国远征,堪合(明朝)并朝鲜及李朝而有之”的话;到了1894年,日本的“吉野舰”开足马力,炮弹轰向黄海,甲午海战的硝烟至今没散;1937年,南京城的街道上,鲜血几乎染红了每一寸土地,30多万同胞倒在了侵略者的屠刀下。历史这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载的是瓷器、茶叶和和平的诚意;而倭寇的船上,装的却是抢来的粮食、丝绸,还有挥之不去的贪婪。 再看看现在的日本,军费预算一年年往上堆,连靖国神社的地基都快被“自卫需求”压得喘不过气——买400枚战斧导弹还对外说自己只是“自卫”,可战斧的射程早就超出了“自卫”的范围;教科书里把南京大屠杀偷偷改成“事件”,孩子们在课本里看不到具体的数字,甚至连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记不住。这哪是真的失忆?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睡,故意让历史的伤疤慢慢结痂,好让自己“轻装上阵”。 但咱们中国人常说“长城不是牢笼”,熊猫(中国)的克制也不是软弱。想想去年东京某大学的学生,被问到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那一刻,那些被刻意抹去的记忆,是不是正在悄悄发芽?一个连过去都不敢正视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安稳呢?如果连历史的教训都记不住,和平这朵花,又能开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