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琴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旦对乌克兰交付,势

恰似江楼月 2025-11-10 00:10:32

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琴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旦对乌克兰交付,势必对俄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挑战,该型导弹最大射程可达2500公里,采用地形匹配巡航技术,在拦截方面难度极大,同时部分型号还可搭载核弹头,在加入乌军远程武器系统后,将直接威胁我国安全底线。 话说这事儿得从美乌军援的那些弯弯绕绕说起。乌克兰那边一直嚷嚷着要远程打击武器,美国这边也放风要给长程导弹。俄罗斯军事专家伊戈尔·科罗琴科就直截了当点出来了,他说要是“战斧”导弹真落到乌克兰手里,那对俄罗斯的安全底线就是一记重拳。这家伙不是随便说说,他是《国家防御》杂志的主编,平时就盯着国际军售和地缘风险,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简单讲,“战斧”这玩意儿不是街头小刀,而是美军几十年的老将,从海湾战争打伊拉克就开始刷战绩,现在一升级,射程直奔2500公里,够覆盖大半个欧洲了。 先说说这导弹的基本家底吧。它全名叫BGM-109“战斧”陆攻导弹,亚音速喷气推进,全天候作战,关键是低空贴地飞,高度才几十米,雷达想抓它得费老鼻子劲了。科罗琴科特别强调的,就是它用TERCOM系统,也就是地形匹配巡航。这技术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导弹带了个内置地图库,边飞边比对下面地貌,像开车用GPS一样,跟着山丘河流拐弯抹角往前冲。结果呢?防御方雷达扫描范围大打折扣,因为它老躲在地球曲率下面,信号一闪而过,拦截窗口就那么几秒钟。实战里,海湾战争时几百发“战斧”砸巴格达,美军自己都说命中率九成以上。俄罗斯防空系统像S-400、S-500这些,虽然牛,但对付这种低可观测性目标,也得靠多层传感器叠加,还得抗电子干扰。要是乌克兰真用上,俄罗斯西部边境那些油田、桥梁、指挥中心,就得天天提心吊胆。 这导弹还有核弹头的选项,这点科罗琴科没少敲打。早期型号TLAM-N能挂W80核弹头,威力200千吨TNT当量,够炸平一座中型城市了。虽然美国90年代退役了不少核版,但技术在那儿,随时能复活。常规版也够狠,450公斤高爆弹头,精度CEP几米误差,专治要塞和舰艇。要是乌克兰远程武器库里多了这个,俄罗斯不光是常规威胁,还得算核升级的风险。想想看,从乌克兰中部一发出去,飞个把小时就到莫斯科外围,这不光是军事事儿,还牵扯战略稳定。科罗琴科直言,这等于直接戳俄罗斯的红线,因为它不只打军事目标,还能瞄准后勤枢纽,瘫痪整个补给链。 乌克兰现在的问题是,没合适的发射平台。这导弹本来是海军货,从驱逐舰或潜艇上竖起来打。科罗琴科分析得准,美国要是真给导弹,肯定得捆绑“提丰”系统一起上。这“提丰”就是美陆军的战略中程火力系统,2024年刚列装,能从地面发射“战斧”和其他导弹,像SM-6那种。美军已经在菲律宾和欧洲部署测试版,每电池四个发射车,一次齐射16发。给乌克兰的话,轻轻松松装卡车上,拉到前线就用。更麻烦的是,美国人不会白给,得派技术团队常驻,教怎么调试、校准、避开故障。这不等于美军间接下场吗?从指导到情报共享,冲突门槛一下拉低,俄罗斯那边自然得加码回应。历史上,美国给盟友武器,从不手软,二战后就这么玩儿,现在乌克兰这摊子事儿,更是北约东扩的延续。 这威胁听着抽象,但落到实处,就得看地缘棋盘。俄罗斯西部有好几处核心区,像卡卢加的导弹厂、罗斯托夫的空军基地,从乌克兰边境算起,1500公里内全在射程里。乌克兰要是用“战斧”补上远程短板,就能反推俄罗斯的空中优势,逼俄军拉长战线。科罗琴科的点子是,这不光是战术升级,还会搅浑欧洲安全锅。北约那边,德国的“金牛座”、法国的“风暴阴影”已经给了,英国的“风暴”也批了,但“战斧”不一样,它是美军拳头货,象征意义重。俄罗斯回应呢?肯定得加强边境防空网,升级“铠甲-S”这种近程系统,还得多练电子战。 进入下半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军援节奏变了。9月,他和泽连斯基通话,提了“战斧”换停火,但普京不买账。10月,科罗琴科在电台节目里点评,说特朗普这招是老把戏,里根时代就用过卖武器压苏联,现在换汤不换药。俄罗斯这边,11月1日试射“海燕”核巡航导弹,射程无限,绕地球一圈都能打,明确回击核威胁。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