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某村村口有条3公里长的毛坯路,每次下雨都是泥泞不堪,经常发生翻车事故。

史叔温情 2025-11-10 00:16:39

四川宜宾,某村村口有条3公里长的毛坯路,每次下雨都是泥泞不堪,经常发生翻车事故。为了出行方便,村民们两次集资,每人合计缴纳1600元,共筹资30万元,但10年过去了,筹钱的人也去世了10个,还是没等来道路硬化。街道办表示:硬化道路需要300万,除了筹资和交通部门补助,还差200万,正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这条路什么时候能修好啊?”王大爷一边扶着拐杖,一边看着泥泞的毛坯路叹气,这条路几乎成了村民们出行的一大隐患,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翻车事故更是频发。 十年前,为了改善出行条件,村民们两次集资,这笔钱至今仍存放在街道办的财务账户中,专款专用,准备用于修路工程。然而,十年过去了,集资修路的愿望仍未实现,当初筹钱的村民中已经有人去世,剩下的村民们心中充满无奈。 根据村里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交通部门虽然愿意提供一定补助,每公里补助25万元,但按此计算,仅能解决75万元,再除去村民们集资的30万,仍然有大约200万元的缺口,这让他们也很为难。 关键是,这条路对于村子来说,并非普通的毛坯路,而是连接村庄与外界的重要通道。农产品外运、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离不开这条路。多年来,村民们曾多次向街道办反映,希望能尽快解决路面硬化问题,然而资金缺口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其实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村民愿意出力出钱,政府部门也提供一定补助,但由于建设成本高、财政压力大,短期内难以解决全部资金缺口。这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常见的困境:民间资金有限,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推进缓慢。 总结来看,村子毛坯路硬化工程的延迟,并非村民不努力,也非政府不作为,而是一个现实的资金问题。可以预见,只要上级部门的补助到位,这条三公里长的毛坯路终将硬化,村民们的出行安全将得到改善。但在此之前,村民们仍需耐心等待。 这件事提醒我们,农村建设不仅是工程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资金、管理、社会关注缺一不可。这个村子的故事正是很多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写照,也让人看清了基层公共设施建设中资金筹措和推进难题的复杂性。 信息来源: 潇湘晨报丨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未等来动工,街道办回应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