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修竹崽史册 2025-11-10 11:36:48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现在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曾经当过总统,普京的铁杆盟友,他的每句话都代表官方态度的一部分,尤其在当前俄乌冲突胶着、西方援助乌克兰力度不断加码的背景下,这种核威胁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信号。   俄罗斯的核政策一向强调“确保摧毁”,意思是任何对俄本土的致命威胁都会触发核反击,但梅德韦杰夫把目标直接点名四个国家,这就把威慑范围从防御性拉到进攻性,意图明显:让对手在支援乌克兰时投鼠忌器,担心一步踏错就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俄罗斯为什么选在这个节点放大核声音?战场形势是关键,俄军在乌克兰推进缓慢,人员和装备消耗巨大,西方提供的远程导弹已经能打击俄境内目标,这让莫斯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普京去年底签署的新版核学说,已经把核使用门槛降低,如果非核国家在有核大国支持下攻击俄罗斯,就视为联合入侵,可以动用核手段回应。   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极端诠释,他点名乌克兰自不必说,那是冲突核心;德国作为欧洲军援主力,提供豹式坦克和远程火炮。   英国推动北约东扩,还公开讨论向乌克兰派兵;美国则是幕后总推手,批准ATACMS导弹深入俄境。   这些国家被列为目标,不是随意挑选,而是精准对应俄罗斯眼中的威胁链条。   核武器在俄罗斯战略中从来不是摆设,而是维持大国平衡的底线筹码,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核裁军进程让俄罗斯规模缩减,但莫斯科始终保留足够的力量,确保任何冒险者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近期俄罗斯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这些新式武器射程无限、轨迹难测,能绕过现有导弹防御系统,正是对西方“金穹”计划的直接回应。   梅德韦杰夫的核末日论调,配合这些硬件展示,形成双重威慑:一方面警告对手别越红线,另一方面向国内民众传递信号,俄罗斯仍有王牌在手,不会轻易认输。   核战争的后果太清晰:一旦开打,俄罗斯本土也会被反击摧毁,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国际孤立接踵而至。   梅德韦杰夫自己也承认,俄罗斯领导层没人是疯子,大家都清楚核冲突不可逆转。   过去几年,俄罗斯多次进行非战略核演习,模拟战术核武器使用,但始终停留在演练层面,没有跨过实战门槛。   这说明核威慑的核心是可信度,而不是真用,梅德韦杰夫的狠话,更像是给西方画一条心理红线:你们继续加码,我们就继续抬价,但谁都不想真到摊牌那天。   梅德韦杰夫这波操作犀利但有限,他把核威胁具体化到国家层面,确实能短期内冻结部分西方援助决策,让乌克兰战场的变量减少。   但长远看,这种高压策略是把双刃剑,西方不会因为几句狠话就全面退缩,反而可能加速本土防御建设,推动更多制裁,甚至在常规领域反制俄罗斯。   俄罗斯经济本就承压,核威慑再强也填补不了常规军力的短板,真要靠核弹翻盘,那不是胜利,而是集体自杀,理性的大国博弈,终究要在谈判桌而非发射井解决。   你觉得梅德韦杰夫的核威胁能吓住西方多久?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