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闪电大选,斯霍夫抢劫中企,捅这么大篓子,拍拍屁股走人了? 荷兰众议院选举的投票站刚关闭,初步结果就把 “安世半导体事件” 再次推上风口。斯霍夫领导的看守政府灰溜溜下台,可他们留下的烂摊子,根本不是一场大选就能抹平的。 很多人骂斯霍夫 “捅娄子就跑”,但往深了看,这事儿远不止一个临时首相的短视。 荷兰的 “看守政府” 制度,在全球化的复杂产业链面前,早就露出了致命短板 —— 一群没有长期执政压力的政客,居然能握着影响全球经济的决策权,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漏洞。 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案,当初可是经过荷兰政府层层审批的合规交易。 中国企业花了真金白银,不仅没搞什么 “暗箱操作”,反而给荷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升级工厂的上亿欧元投资、上千个稳定岗位,还有每年给当地带来的数亿欧元税收。 荷兰政府当时拍着胸脯欢迎,现在换了个临时班子,就翻脸不认账,这哪是 “维护国家利益”,分明是破坏国际经贸的基本规则。 更有意思的是,斯霍夫团队敢这么 “抢资产”,背后藏着欧洲政坛的一股歪风。 这些年美国在全球搞 “脱钩断链”,逼着盟友跟中国划清界限,荷兰的部分政客就想借着 “反华” 博眼球、捞选票。 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荷兰自己就是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参与者。安世半导体的功率芯片,不仅供应全球主流车企,荷兰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是高度依赖它。 数据显示,荷兰有超过 300 家中小企业,靠着给安世做配套加工生存,这些企业的订单占比平均达到 40%。 自从资产被冻结、产能下滑,已经有 17 家荷兰中小企业陷入停工危机,直接导致 2000 多个岗位面临流失。 德国车企的反应更直接。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龙头,德国大众、宝马对安世芯片的依赖度超过 60%,安世一乱,德国车企的生产线立马卡壳。 最憋屈的还是荷兰的普通民众。他们排队投票选新政府,可自己的生计早就被前任的乱决策影响了。 安世工厂周边的餐饮、物流行业,因为工厂产能下滑,生意直接腰斩;依赖中国投资的科技园区,不少招商引资项目中途夭折,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悄悄缩水。 这些损失,可不是 “换个政府” 就能马上补回来的。 中企这边也没坐以待毙。当初收购安世时,就设置了完善的法律保障条款,现在荷兰方面单方面撕毁协议,中国企业已经启动国际仲裁程序。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是荷兰很多优势产业的 “命脉”—— 荷兰的农产品、花卉,还有 ASML 的中端光刻机,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需求。 ASML 的高管私下就吐槽过,斯霍夫团队的操作简直 “愚蠢”。 更别说中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突破,现在荷兰主动断了合作,反而会倒逼中国企业加快国产化替代,到时候 ASML 再想抢占市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新政府即将上台,可面对这个烂摊子,他们也没啥好办法。解冻资产吧,会被反对党骂 “软弱”;继续冻结吧,本土企业和欧洲盟友的压力越来越大。 更麻烦的是,国际社会都在看着,荷兰这次怎么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任。 说到底,斯霍夫团队的 “拍屁股走人”,只是这场危机的表面。真正的问题,是部分欧洲政客被意识形态绑架,无视全球产业链的客观规律,把经贸问题政治化。 这场闹剧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靠 “单边操作” 占便宜。政客们的短期政治利益,永远不能凌驾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