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千亿富豪左晖因肺癌去世,可奇怪的是,他确诊后,第一时间就花大价钱去美国治疗,看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结果还是没能留住自己的命…… 左晖这位曾经叱咤中国房地产中介市场的风云人物,拥有千亿身家,可以请来世界上最顶尖的医疗团队,却无法买回一个健康的肺。 1971年,他出生在陕西渭南,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被分配到了一家化工厂工作。 然而,枯燥的车间生活无法禁锢他不安分的心。他很快辞去工作,在中关村租下一个小柜台,开始销售电子产品。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最初的商业嗅觉,但也让他吃尽了苦头:供应商拖欠货款,客户投诉质量问题,这些挫折让他开始思考什么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1998年,当时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化刚刚起步,左晖自己租房时遭遇了糟糕的体验:信息不透明、中介欺诈、服务不规范。但却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2001年,他创办了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第一家门店就在甜水园小区开业。 当时的房产中介行业充斥着虚假信息和不诚信行为,左晖却坚持“真房源”的理念,要求经纪人发布的每套房源都必须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 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在当时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定力。所以,创业初期,左晖经常带着经纪人一起跑楼盘、核实房源,深夜还在店里研究行业数据。2005年,当楼市调控导致大批中介关门时,链家反而逆势扩张,门店数量突破300家。 2011年,链家又推出“安心服务承诺”,开创了中介行业赔付先河。这些举措让链家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但也让左晖付出了健康的代价。那些年,他经常工作到凌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成为常态,压力最大时甚至需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2013年,左晖被确诊患有肺癌。这对正值事业上升期的他无疑是沉重打击。但即便在治疗期间,他仍然坚持工作,通过视频会议远程指挥。也正是在患病期间,他开始了链家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开发楼盘字典等大数据系统。 2018年,链家升级为贝壳找房平台,致力于打造开放的合作生态。2020年8月,贝壳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然而,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左晖与病魔持续抗争的艰辛历程。 他的离世一度在中国商界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拥有如此巨大财富的人,在疾病面前依然显得如此无力。 事实上,当他最初被确诊为肺癌时,就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他立即动用了所有的资源和财富,寻求最好的治疗。世界上最先进的靶向药物、最尖端的免疫疗法、最有经验的专家会诊,所有这些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医疗资源,他都能够轻易获得。 然而,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即使用最先进的手段,其治疗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癌细胞不像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消灭;它不是外来入侵者,而是人体自身细胞的恶性变异。 医疗手段在进步的同时,癌细胞也在不断进化适应。有时候,最先进的药物反而会加速癌细胞的变异,产生更难以对付的耐药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癌症患者会在经历一段好转期后,突然面临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左晖从确诊到离世,中间经历了将近八年的时间。这在肺癌患者中已经算是较长的生存期,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能够获得的最佳医疗资源。但对于一个只有50岁的中年人来说,这样的结果仍然令人心生叹息。 只能说,一个人可以拥有无数的房产,但最终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格言所说:“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但直到失去时才知道它的珍贵。”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左晖身价千亿,为何治不好一个肺癌?肺癌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文|一阳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