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很少吃猪肉。不是朝鲜人不想吃或少吃猪肉,而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猪肉

虎虎聊娱乐 2025-11-11 16:06:46

朝鲜人很少吃猪肉。不是朝鲜人不想吃或少吃猪肉,而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猪肉(以及其它肉类)是一种昂贵且难以经常获得的奢侈品。 平壤一个普通家庭的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旁,总少不了那点泡菜和土豆汤,可要是突然飘来一丝肉香,会不会让全家眼睛一亮?这份香味来得不容易,它藏着多少背后的故事?猪肉在朝鲜,本该是家常味,却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稀罕货,这里面有啥门道? 朝鲜这地方,山多地少,种地本来就费劲,玉米这些主粮产量总跟不上趟儿,留给养猪的饲料就更少了。 猪肉对当地人来说,是补充营养的好东西,配上泡菜或萝卜,煮一锅汤,就能顶半天力气干活。国家一直把有限的资源管好,通过公共分配体系,让猪肉优先给劳动骨干和家庭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劲头。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朝鲜人均肉类年消费量约16公斤,其中猪肉占大头,可这数字摊到每天,也就40多克,比一小把手机还轻。   比起周边国家,这消费水平低了不少,但通过科学规划,国家确保了基本营养不缺。2023年,平壤猪肉人均份额还不到两斤,天气波动和地形限制,让供应总有点紧巴巴的。 居民们在国营商店或社区集市,看到猪肉块摆那儿,就知道这是得珍惜的宝贝。政府鼓励“家庭一平米养猪”,让大家在阳台或院里养点小猪,用剩饭菜叶喂,这办法虽简单,却帮了大忙,积累起来缓解了不少压力。 说起猪肉咋就这么金贵,得从肉票制度聊起。这玩意儿比钱还管用,它决定你每月能领多少肉。票分颜色,红色给干部,绿色给军人,每月两斤,体现了国家对他们的关怀;白色票是普通市民的,一斤额度,技术工人多加一斤,也就那样。 2023年,平壤试水电子肉票,用手机刷就能领,可不少长辈还是爱攥着纸票,说摸得着才放心。    国营商店里,猪肉标价2.2朝元一斤,听着便宜,但没票啥也干不了。凭票买的本地肉5元一斤,游客去涉外店,得翻好几倍,半斤五花肉就得20多人民币,够普通工人半月工资。 导游月薪折人民币400块,一份雪花猪排128块,谁舍得下手?中国留学生买点肉涮火锅,那叫一个奢侈。 猪肉票不光买肉,还能换东西。边贸上,两斤猪尾油能换三斤中国大米,比钱硬气。丹东海关数据,寄猪油渣的包裹一年涨四成,贴“调味豆制品”标签,海关也理解,这是亲戚间的刚需。 票上印“肥肉优先”,因为肥肉能炼油,瘦肉柴巴巴的,炼不出油,筒子骨熬汤费柴,五根骨头换把葱都难。   国营店有时捆绑卖,两斤肥肉搭一斤肋排,排骨回家熬汤喂狗都行。豆油每月100克,炒几顿菜就光,剩下的靠猪油顶,油渣撒盐配饭,香到中午。 节日特供券发后腿肉,全家围着票乐呵,比年终奖还带劲。地方工人一年闻两次肉味,一次春节,一次领袖生日,这日子虽紧,却有盼头。 猪肉短缺的根儿,还是供应跟不上。非洲猪瘟闹过,猪群减产,饲料玉米五年连着不稳,人吃的粮食都紧,哪有余粮喂猪。 猪场猪长不到百斤就出栏,膘薄得炼不出油。国家重组食物生产和分配系统,新法律让资源管得更细。    2025年,app-based数字粮票系统上线,控制米粮分发,猪肉分配也跟上。 从俄罗斯进口猪肉量涨,兔肉等替代品推开,蛋白来源广了点。公共分配系统虽有压力,但国家自力更生,优化技术,扩大合作,猪肉会从奢侈慢慢变常客。 2023年,紧急贸易系统建起,换外汇买粮肉,稳住民生。 朝鲜人民这股韧劲,配上国际援助,日子会越过越实惠。 邻里间,闻着猪油香,会借火换油渣,两棵白菜换一碗,这交易心照不宣。联合国数据直观,人均16公斤肉,七成猪肉撑着,地方工厂闻肉两次,就知日子有节气。 筒子骨成抢手货,那才叫紧,可国家总有办法顶上。

0 阅读:79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