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在香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而不是人民币债券?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美元主权

有渔儿 2025-11-11 18:17:33

中国为什么在香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而不是人民币债券?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而不是人民币债券,核心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借美元、还美元、用美元”,既避免汇率风险,又锁定全球最低融资成本,还顺手巩固了香港的离岸美元枢纽地位。 不是“缺美元”,而是“缺便宜、可控、离岸的美元”;在香港发美元主权债,既让国家层面锁定全球最低成本的外币资金,又不消耗外汇储备,还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石三鸟,自然“以美元计”。 1. 资金用途是“外向型”——直接需要美元 - 中国官方和央企每年有大量美元计息外债到期(2025-2026年主权+准主权美元债到期约270亿美元)。 - 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进口油气、矿产结算,合同币种基本都是美元。 - 如果先借人民币、再换成美元,就要承担汇率波动+掉期成本(目前1年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掉期点高达-900点,相当于额外1.3%的隐性成本)。 直接发美元债,省了这层“汇率保险单”。 2. 利率倒挂——美元债反而比人民币债“便宜” - 本次5年期美元主权票息3.65%,而同期限在境内发人民币国债收益率约2.4%。 - 但把美元债利息用远期汇率锁成人民币后,实际融资成本仅约2.1%–2.2%,比直接发人民币债还低2030个基点。 - 换句话说:利用美元高票息、人民币远期升水,反向套利。 3. 香港=“离岸美元水库”,全球流动性最深 - 香港银行体系美元存款规模超过1.2万亿美元,占全亚洲离岸美元1/3。 - 美元债法律框架成熟(英国法、香港法双轨),国际投资者(央行、主权基金、保险)持仓便利。 - 相比之下,离岸人民币(CNH)流动性仅约3000亿元,单笔10亿美元等值以上就极易把收益率“买上去”。 4. 一次发行,给整个“中资美元债宇宙”定价格锚 - 国际评级机构把中国主权美元债收益率视为“无风险基准”。 - 财政部把5年期美元收益压到3.65%,等于告诉市场: “中国央企、优质城投,在4.0%4.5%区间发债就是合理的。”直接拉低全行业1015个基点的融资成本,一次性为所有中资企业省下数亿美元利息。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