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

陈砚之 2025-11-11 19:14:13

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想给丈夫一个惊喜,回到家后,就看到自己床上睡着另外一个女人,没有大吵大闹,只说了一句话:“把被子还给我。” 廖学秋这个人,出生在1954年的成都,那时候家里是文艺世家,爸妈都搞戏曲的。可惜运气不好,三岁妈就病逝了,四岁爸也走了,她和哥哥俩人互相靠着过日子。从小就没啥父母的温暖,生活过得紧巴巴的,靠自己一点点熬出来。进了成都军区文工团后,她从跳舞练起,慢慢接触表演,那时候文工团是很多年轻人的出路,她也抓住了机会。二十一岁那年,在团里认识了个男人,身材高大,两人处着处着就结了婚,生了个儿子。日子过得平凡,家里没啥钱,但总算有个窝。 到了二十五岁,她接到个大活儿,演《潘金莲新传》里的潘金莲,这角色敏感,但她演得有模有样。那年头拍戏不容易,得去外地几个月,丈夫在家带孩子,她在外头拼事业。拍完回家,本该是团圆,可现实给了她一记闷棍。丈夫出轨了,她撞见后没哭没闹,就要回被子,然后离婚。这事在圈里传开,大家都说她冷静得可怕。丈夫那时候也没啥好说的,出轨就是出轨,没法洗白。离婚后,她带着儿子过日子,啥都没要,就净身出户。从那以后,她把精力全扑在演戏上。 1980年,她演了《鸭丫情话》里的小寡妇,那哭戏演得让人心酸,导演都夸她真实。观众开始记住她这个人。之后几年,她接了不少戏,像《有泪悄悄流》啊,《十七》啊,多是苦情角色,演母亲或寡妇的居多。她的表演总带点生活味儿,让人觉得不是在演,而是真事儿。廖学秋的演技不是天生的,是从生活里磨出来的。小时候没父母,婚姻又出问题,这些经历让她懂得了啥叫坚强。丈夫出轨那事儿,让她看清了人情薄凉,她没去怨天尤人,而是专注工作。儿子长大后,她也没再找伴儿,就这么单着。她的戏路宽,演过各种人物,但最拿手的是那些受苦的女人。 圈里人说,她眼神里有故事,看一眼就让人动容。廖学秋没大红大紫,但她在观众心里有位置。那些年,电视剧不多,她的作品流传广。离婚后,生活压力大,她得养孩子,还得拍戏。文工团转到影视圈,她适应得快。

0 阅读:1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