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郑丽文祭拜先烈的举动 “祭先烈还是掀波澜?郑丽文马场町一跪,惊动两岸!” 11月8日台北马场町,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身着素衣献白菊,向吴石将军等“白色恐怖”受难者深深鞠躬。这场跨越时空的祭拜,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刺耳——民进党骂“亲陆卖台”,民众却喊“两岸一家亲”,这出戏码比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更扣人心弦。 吴石是谁?国民党中将,却是新中国“密使一号”。1950年他在马场町刑场就义,留下的遗言是“台湾必归祖国”。如今郑丽文在此祭拜,打的不是“统战牌”,而是“历史牌”。她直言:“政治信仰不该用生命买单”,这话说得实在——当年吴石被处决,何尝不是政治操弄的牺牲品? 民进党急得跳脚,立委吴思瑶质问“祭拜共谍居心何在”,却忘了吴石在狱中坚持的“天下为公”才是孙中山本意。郑丽文反将一军:我们纪念的是为理想牺牲的中国人,不是“叛徒”标签。现场民众高呼“堂堂正正中国人”,这声浪里藏着多少被“去中国化”掩盖的血脉认同?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祭拜撞上民进党“抗中”叙事的枪口。一边是郑丽文强调“和平对话”,一边是绿营鼓吹“敌我分明”。可历史不会撒谎——吴石将军的绝笔信里,写的是“民族统一”而非“台独”。当民进党忙着扣帽子时,台湾青年在祭文里读到“青春战斗曲”,这才是真实的民意回响。 祭拜不是作秀,是历史的照妖镜。郑丽文这一跪,跪出了民进党的慌乱,也跪出了两岸共同记忆的裂缝。当“历史哥”们开始质疑“去中国化”的虚假叙事,当越来越多台湾人自发祭拜吴石,谁在真正“卖台”,谁在守护和平,答案早已写在马场町的青石板上。 你说,这出戏最后是“历史为王”还是“政治至上”?或许该问问吴石将军——他等的从来不是“台独”或“抗中”,而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