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市早苗11日宣布出席G20时,她就等于开辟了‘欧洲新战线’。在她因台海言论惹

士气沉沉 2025-11-13 12:23:33

当高市早苗11日宣布出席G20时,她就等于开辟了‘欧洲新战线’。在她因台海言论惹怒中国之后,此行南非的真正‘破局点’已非中日双边,而是日本专家指出的:‘拉拢欧洲’。她正试图将G20变为‘台海问题国际化’的杠杆。 日本专家确实分析了另一种可能:高市早苗会利用G20与中方当面沟通,努力解除所谓“误会”。 但这不过是日本方面一厢情愿的“说辞”。在中方看来,高市早苗的言论是公然踩踏红线,根本没有辩解或“误会”的余地。在当前氛围下,中方大概率不会安排正式的双边会晤,高市早苗连“沟通”的门都摸不到。 高市早苗的这次G20之行,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外交。她所携带的,早已超出了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职责范畴,更像是一份精心包装的政治议程。 在她之前,日本政界不乏有人试图在国际场合谈论台海,但高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她选择了一个看似与安全无关,却又汇聚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平台。 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策略上的转变,既然中日之间的直接对话渠道已经因她的言论而降至冰点,那么寻找“外援”,开辟一个多边战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个所谓的“欧洲新战线”,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欧洲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遥远的经济伙伴,而是直接关系到自身能源安全、供应链稳定和全球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 台海和平,在欧洲许多国家眼中,已经从一个“地区问题”演变成了“全球性议题”。高市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她要做的,就是将日本对台海的焦虑,巧妙地嫁接到欧洲的这种关切之上。 她可能会在G20的间隙,与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的代表进行密集磋商,试图将“台海和平稳定”这一模糊概念,写入联合声明或成为某种共识,从而形成一种“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氛围,给北京施加无形的压力。 然而,这种策略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日本方面释放的“寻求沟通,解除误会”的信号,听起来像是一种外交姿态,试图展现日本的理性和克制。 但这更像是一场给外界看的戏。对于北京而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核心利益,高市早苗的言论无异于是在试探这条底线的硬度。将这种原则性挑衅轻描淡写为“误会”,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因此,指望中方在G20期间给予高市高规格的礼遇,甚至安排一场正式的双边会谈来“澄清误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可能出现的场景是,中方代表在多边场合与她保持距离,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接触”的互动,让她彻底感受到外交上的“冷处理”。 这种冷遇,恰恰反衬出高市早苗此行的真正目的。既然双边沟通的门被堵死,那么她只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多边博弈中。G20这个舞台,对她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杠杆。 她要撬动的,不仅仅是欧洲的对华态度,更是全球舆论对台海问题的认知框架。她可能会与美国、澳大利亚等“五眼联盟”成员步调一致,利用一切发言机会,将台海问题与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捆绑,试图塑造一种“中国挑战现有秩序”的叙事。 但欧洲真的会轻易被拉上这条船吗?这恐怕是高市早苗盘算中最不确定的一环。欧洲国家虽然在战略上日益警惕,但在经济上依然与中国深度捆绑。 他们需要在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之间走钢丝,既要表达对印太稳定的关切,又不想彻底激怒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国内知名的鹰派政治人物,她的出现本身就可能让一些欧洲国家感到警惕,担心被卷入一场不属于他们的对抗,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因此,她能否成功“拉拢欧洲”,将取决于她能在多大程度上迎合欧洲的利益关切,同时又避免让他们感到被日本所利用。 高市早苗的南非之行,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政治豪赌。她试图绕过中日之间已经崩塌的信任桥梁,直接在G20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论坛上,为台海问题构建一个“国际统一战线”。 这无疑将使G20的议程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这场围绕台海问题展开的暗战,究竟会将全球治理引向何方? 是会让问题更加国际化从而增加解决难度,还是会因为各方利益的制衡而形成新的平衡?这盘棋的走向,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1
2025-11-13 12:58

这是误会吗?如果谁相信高市早苗的话是误会就是天下最蠢的的人。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