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法承受这种下行带来的福利下降和收入下降。当下降达到20%的临界点时,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就说福利这块,西欧人享受了几十年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早就把这当成了天经地义。可现在这套体系撑不住了,稍微动一点福利蛋糕,就会引发天大的乱子。 最典型的就是法国2019年底那场大罢工,说出来你都不敢信,就因为马克龙政府想把退休年龄从62岁稍微延后一点,统一一下混乱的养老金体系,居然引爆了全国性的动荡。 12月5号那天,至少80万人走上街头,全法国200多场示威活动同时爆发,巴黎16条地铁线路11条直接停运,90%的高铁都开不了,连埃菲尔铁塔和凡尔赛宫都被迫关门了。 这场罢工一闹就没停,从12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1月,创下了1968年以来最长的罢工纪录,最严重的时候,巴黎街头堵得水泄不通,车流能排631公里长。警察出动了好几千人维持秩序,催泪弹都用上了,还是挡不住有人放火烧车、砸商店橱窗。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延迟退休两年吗?至于这么激动?可对法国人来说,这就是福利缩水的信号。他们早就习惯了少干活多享福,以前养老金体系靠经济增长撑着还能周转,现在经济不行了,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政府不改革就得破产,可改革又碰了所有人的奶酪。 这场罢工不光让交通瘫痪,学校、医院、能源行业都停了工,40%的小学关了门,看病都得排队,整个法国社会差点停转。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抗议,而是习惯了高福利的人们,面对福利下降时的本能反抗,可他们没意识到,再不改革,以后连现有的福利都保不住。 福利降不下去,经济又撑不起来,收入自然就跟着掉。这些年欧洲的通胀就像脱缰的野马,把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啃得干干净净。2022年的时候,法国全年通胀率飙到了5.2%,要知道前两年才0.5%、1.6%,翻了好几倍。 能源价格涨得最离谱,一年就涨了23.1%,家里开个暖气、开车加个油,花的钱比以前多了一大截。 芬兰更夸张,通胀率冲到了7.1%,创下40年来的新高,上一次这么高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物价涨得比工资快多了,表面上工资好像没降,可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少了一大截,这就是隐形的收入下降。 经济的根基也在松动,就说德国,以前靠汽车业撑着,号称“欧洲引擎”,可现在这引擎也转不动了。2023年德国新车销量看着涨了7.3%,可细究起来全是虚的。 汽油车卖得还行,增长13.3%,可代表未来的电动汽车根本没竞争力,纯电动车销量才增长11.4%,插电式混动汽车更惨,直接腰斩,只卖了17.6万辆。 关键是这销量还是靠政府补贴堆出来的,2023年政府一停补贴,电动车销量立马就下滑。分析师都说,2024年可能又是德国汽车业“失落的一年”。 汽车业一不行,上下游的工厂就裁员,工人要么降薪要么失业,收入能不下降吗?以前德国工人的工资在欧洲都是顶流,现在不少人要打两份工才能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这落差谁能接受?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下降不是暂时的,而是在一步步逼近20%的临界点。有数据算过,从2019年到2023年,西欧主要国家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平均下降了12%,再加上福利缩水带来的隐性损失,比如看病要排队、养老金发放延迟,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得更多。 就拿法国普通家庭来说,2019年一家人每个月还能存点钱出去旅游,现在不光旅游取消了,连买肉都要掂量着来,以前随手买的进口水果,现在成了奢侈品。 可能有人会说,欧洲家底厚,扛一扛就过去了。可真等下降到20%,家底再厚也扛不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人们,一旦发现生活水平再也回不去了,绝望感就会爆发。 到时候不光是罢工,还会有更严重的社会动荡,就像法国“黄背心”运动那样,从抗议油价上涨蔓延到反对整个政府。 现在欧洲不少国家的极右翼势力抬头,就是人们对现状不满的表现,要是再看不到希望,这些势力只会越来越壮大,到时候整个欧洲的稳定都成问题。 说真的,看着曾经的欧洲巨头一步步衰落,真的让人唏嘘。可这背后不是运气不好,而是高福利养出来的惰性,让整个社会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福利降不得,收入涨不动,经济自然就掉下来了。更悲剧的是,很多西欧人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抱着过去的福利思维不放,这样下去,衰落的速度只会更快,那个20%的临界点,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还要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