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武德?江苏淮安,交警在路上查酒驾时,发现一名43岁男子涉嫌醉驾,可接下来却又有了一个意外收获,男子为了戴罪立功,举报一家洗浴中心容留卖淫,最终他也是“得偿所愿”获得了轻判。网友:应该罪加一等。 那天交警跟往常一样在路上查酒驾,拦下一辆车后,发现开车的是位43岁的陈姓男子,酒精检测结果一出来,涉嫌醉驾,这可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按规定得依法处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男子被查出醉驾后,并没有乖乖认罚,反而主动跟交警搭话,说自己有重要线索要举报,想争取“戴罪立功”的机会。 一开始交警也没太当回事,毕竟醉驾嫌疑人想找借口脱罪的情况不少见。可没想到,这男子提供的线索还挺精准,直接点出了一家洗浴中心存在容留卖淫的违法行为,甚至说了具体的位置、时间段和相关细节,看着不像是编的。 交警赶紧把这线索移交到相关部门,警方顺着线索一查,还真没冤枉人,顺利端掉了这个隐藏在洗浴中心里的涉黄窝点,打掉了一个组织卖淫的犯罪链条。 本来醉驾的案子该按流程走,可因为这起举报,事情有了转机。法院审理的时候,考虑到陈某有“立功表现”,最终对他做出了轻判,判处拘役一个月,罚款三千元。 要是没有这个举报,醉驾的量刑通常会更重,所以说陈某也算是“得偿所愿”,靠举报换来了从轻发落。 可这判决一出来,网友们直接炸了锅,满屏都是“不讲武德”的吐槽,还有人直言“应该罪加一等”。 大家的愤怒点很集中,醉驾的危害谁都知道,马路上那么多行人车辆,一旦出事故就是人命关天的事,现在社会上对醉驾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觉得就该严惩不贷,凭什么能靠举报别的坏事来“打折”?这不是变相纵容醉驾吗?大家觉得这就是典型的“投机取巧”。陈某举报根本不是出于什么公民责任感,纯粹是为了自己脱罪才临时抱佛脚,这种自私的动机让人不齿。 不少人说:“一码归一码,醉驾是一回事,举报涉黄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举报了就减轻醉驾的罪责,这不符合公平正义。”还有人担心,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不会有人觉得“犯了事没关系,只要能搞到个更大的料就能摆平”,到时候反而会滋生更多投机取巧的行为。 说实话,网友的这些担心也不是没道理。平时大家都乖乖遵守交通规则,知道醉驾危险,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现在有人醉驾了,靠举报就轻判了,难免会觉得自己坚守的正义感被人钻了空子,心里肯定不平衡。而且“罪加一等”的呼声背后,其实是大家对“不能让罪犯钻法律空子”的担忧,怕这种操作会破坏法律的严肃性。 但从法律层面来说,法院的判决其实是合规的。咱们国家法律里确实有“立功减刑”的规定,简单说就是犯罪分子如果能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警方破获其他案件,就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主动交代线索,帮助警方打掉更多隐藏的犯罪团伙,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用对一个已暴露罪犯的轻微量刑让步,换一个犯罪网络的覆灭,确实能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就像这次陈某举报的洗浴中心涉黄案,这种组织卖淫的窝点通常比较隐蔽,警方想发现和查处难度不小,而陈某提供的精准线索,让警方少走了很多弯路,直接端掉了窝点,这确实算是实打实的“社会贡献”。法律看的是结果,不管陈某的动机是自私还是出于公心,只要线索属实、能帮着破案,就符合立功的条件,量刑时自然会考虑。 法律的意义不只是惩罚犯罪,更重要的是维护公平正义,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温度。而那些想靠投机取巧钻法律空子的人,也别以为这是个“捷径”,醉驾本身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就算能靠举报轻判,也改变不了自己违法的事实,更不能抵消醉驾可能带来的危害,遵守法律才是唯一的正道。 信息来源:星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