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最意外的结果是中国没料到的,美国原来的“绝招”是用俄罗斯的那套对付中国,但现在看来已经完全不需要了,因为美国已经发现,要是用那套对付中国,第一个死的不会是中国,而是美国! 中美贸易战到2025年,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特朗普上台后,本想复制对俄能源制裁的路子,层层加关税逼中国让步,谁知中国出口转眼间就找新路,美国老百姓和农民倒先叫苦。这场大战的转折点藏在数据里,悬念是美国还能撑多久? 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钢铝加25%关税,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动作更大。他们觉得中国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一加税工厂就得关门。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全,出口占经济比重虽大,可整体韧性强。 欧盟那边,冯德莱恩直接摇头,说不会跟风100%关税,得自己决定。结果,中国企业没坐以待毙,转头升级技术,深圳上海的半导体厂加速生产先进芯片,关税反倒成了推动力。 中国钛出口上半年翻倍,填补俄乌缺口。美国农民最惨,大豆采购大幅下降,转巴西拿60%全球需求。耶鲁算账,美国家庭一年多掏2400刀,通胀短期拉高1.7%。小企业主上法院告总统越权,联邦法院判多数关税违法,最高法院听证。 中国经济体量大,产业链长,不是俄罗斯那种能源依赖型。出口虽受冲击,但总盘子大,能缓冲。企业快速转市场,从2019年起就把订单挪东盟欧盟,新加坡展会欧洲合同源源不断。 宁波港货轮直奔越南德国,前几个月数据亮眼,对新兴市场销量猛增。非洲拉美基建项目上,中国卖设备签协议,生意稳。这关税战打下来,中国技术自主加速,国际圈子更大。俄罗斯模式对中国不管用,因为中国靠制造创新合作站脚。 美国那边,自家先乱套。超市日用品价翻倍,底特律汽车厂零件成本飙,减产裁员常态。依赖中国原料的企业苦哈哈,通胀数据明摆着。农民破产潮隐现,玉米棉花出口挫。欧盟掺和制裁中国买俄油,但拒绝特朗普极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