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宣布了11 月 14 日,泰国民航局发布公告称,自 11 月 16 日至 30 日,禁止在泰柬边境 7 个府的部分县级区域飞行无人机。这事看着 “突然”,其实细琢磨全是门道。哪有国家平白无故卡着 11 月中旬这个节点,急吼吼出台禁令?还特意圈定沙缴府、四色菊府这些泰柬边境的 28 个县,明摆着是对着边境那点不太平的事儿来的,所谓 “突然”,不过是普通人没看到水面下的暗流罢了。先说这禁令盯上的 “7 个府 28 个县” 是块什么地界。就拿四色菊府来说,11 月 10 号刚出了地雷爆炸的事儿,4 个泰国巡逻兵踩中地雷受伤,泰国直接暂停了刚签没多久的泰柬和平联合声明,说这地雷是 “新埋的”,柬埔寨那边急着否认,说都是上世纪内战的遗留物。两边正为这事儿掰扯得脸红脖子粗,无人机禁令紧跟着就来了,这时间点掐得也太准了。要知道,现在的无人机可不是拍风景的玩具,装个摄像头就能把边境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拍得一清二楚。6 月份柬埔寨就截获过一架泰国无人机,说它非法入侵领空,专门来摸柬军的动向。这会边境刚炸了地雷,双方互相提防,要是再让无人机在天上飞,保不齐谁又抓着 “侦察” 的由头挑事,泰国这是先把风险堵死。再说泰国这操作,根本不是第一次,今年 7 月就因为边境紧张搞过全国无人机禁令,那会连旅游区拍风景的无人机都不让飞,这次只圈定边境 28 个县,反而显得更 “精准”。民航局公告里说 “跟安全部门联合研判”,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军方觉得有风险”。想想也合理,泰柬边境本来就有不少没划定的模糊地带,过去打打闹闹的事不少,现在无人机能轻松飞个三五公里,成本低还不容易被发现,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传递情报、甚至投送危险品,麻烦就大了。有人可能觉得 “至于吗?不就是个无人机禁令”,这话可太外行了。边境安全从来都是 “防微杜渐”,小疏漏能捅大篓子。就说泰柬这次的地雷风波,本来两国 10 月底刚签了和平声明,说好要放被俘人员、一起排雷,结果一颗地雷炸出来,协议直接搁置了。这时候要是再冒出来无人机 “越界侦察” 的事,两边的信任底裤都得被扒光。泰国这禁令等于是给两边 “降降温”:别瞎猜了,天上没眼睛盯着,先坐下来把地雷的事儿说清楚。再往深了说,这事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无人机这东西,便利是真便利,但风险也是真不小。别说是边境这种敏感地带,就是国内的机场、军事基地周边,也早有无人机禁飞区。之前就有游客在机场附近飞无人机,直接导致航班延误,最后被罚款拘留。泰国这波操作,本质上就是把 “安全优先” 摆到了明面上,哪怕影响点无人机爱好者的兴致,也不能让边境安全出岔子。现在再看这 “突然宣布” 的禁令,其实全是算计:踩着地雷事件的节点出台,盯着无人机侦察的风险,圈定最敏感的边境区域,还控制在两周的短期时效内。既回应了军方的安全担忧,又没把事情闹大,还给后续的外交对话留了余地。等 11 月底禁令到期,要是泰柬两边把地雷的事捋清楚了,局势缓和了,禁令自然就解除;要是还没谈拢,续期或者加码也都有了由头。所以说,那些觉得 “小题大做” 的人,不妨想想:要是真因为一架无人机偷拍到的情报引发边境冲突,要是真有武装分子用无人机把炸弹投到了居民区,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国家安全这根弦,从来都是宁紧勿松。泰国这波禁令,看似突然,实则清醒,说白了就是:在安全面前,任何可能的风险都得提前掐死,没什么商量的余地。这不是过度反应,是对老百姓、对边境稳定最基本的负责。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