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 这事儿在2025年11月下旬炸了锅,丹麦国防部直接晒出交付清单,从防空导弹到无人机配件,清一色用“特殊资金”支付。 说起来这“特殊资金”一点不特殊,就是2022年俄乌冲突后,欧盟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产生的利息。 2022年3月,欧盟跟着美国对俄下狠手,冻结了俄央行近2000亿欧元海外资产,这些钱大多躺在欧洲清算银行生息。 按欧洲央行的测算,这笔冻结资产每年利息能有30亿欧元上下,之前一直趴在账上没敢动。 直到2024年下半年,欧盟内部吵了大半年,德国牵头提议把利息拿来援乌,丹麦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2025年10月欧盟正式通过法案,明确冻结资产的净利润按季度划拨,90%专门用于采购军火给乌克兰。 丹麦这次交付的8.3亿欧元武器,就是第一笔大规模落地的“俄资利息军火订单”,包含1200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和300套无人机侦察系统。 其实欧盟内部早就吵翻了天,匈牙利直接放话这是“公然抢劫”,奥地利也担心违反国际法,但架不住德法丹等国硬推。 更有意思的是,丹麦自己的纳税人没掏一分钱,却成了欧盟援乌的“急先锋”,人均援乌金额比美国还高。 这操作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用人家的钱买武器打人家,西方的底线真是越来越低了。 以前总听西方鼓吹“金融中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现在看来全是自欺欺人的空话。 俄罗斯的资产只是被冻结,法律上还是人家的合法财产,怎么就成了欧盟买军火的“提款机”? 说白了这就是明抢,只不过裹上了“援乌”的外衣,连遮羞布都懒得好好缝。 丹麦这是想带个坏头,把这种操作变成“新常态”,以后其他国家会不会有样学样? 今天能动俄罗斯的资产,明天哪个国家敢保证,自己存在海外的钱不会因为“政治不正确”就被挪用? 那些把外汇储备存到欧洲的发展中国家,估计现在都在连夜算账,要不要赶紧把钱转走。 俄罗斯也不是软柿子,已经冻结了西方在俄的5000多亿美元资产,还放话要对等没收,这梁子算是结大了。 以前觉得欧洲银行是安全港,现在看来就是个随时可能被撬的保险柜,谁存谁心慌。 更可怕的是,这会彻底打乱全球金融秩序,以后国与国之间做生意,连基本的资金信任都没了。 欧洲那些支持这事儿的国家,怕是没考虑过后果,万一其他国家都不敢用欧元、不敢存欧洲,欧元地位不得一落千丈? 规则这东西,建立起来要几百年,打破却只需要一瞬间。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