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突然发声了。   据多家日媒提到,他提醒别走极端,先把经贸这

亨克孤独 2025-11-17 17:43:06

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突然发声了。   据多家日媒提到,他提醒别走极端,先把经贸这根主线拎稳。我同意这个判断,先把饭碗守住,别把日常生意折腾砸了。   说白了,他点透了中日之间剪不断的产业羁绊。放在发动机领域尤其有说服力,毕竟现在的局面跟几十年前比,简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这话搁二十年前,估计没几个中国人敢信。日本媒体早年放话,说中国就算再给五十年,也拼不出他们那样的发动机水平。   那会儿的日本车企确实有底气,丰田的D-4S双喷射技术能把油气混合做得特别均匀,排放数据相当好看。本田的VTEC可变气门技术一切换,发动机动力立马提上来,平顺性更是没话说。日产的VQ系列V6发动机,运转平衡度堪称标杆,当年圈粉无数。   反观中国车企那会儿是真没脾气,不少自主品牌造车身还行,一到发动机就卡壳。有的企业直接买日本的整机装车上,有的拆了日本发动机反向研究,折腾半天也摸不透核心技术。日本企业的精密加工公差能控制在微米级,零件表面粗糙度压到0.1微米,这些硬实力,中国当时确实追不上。   可现在不一样了,攻守之势已经换了位置。2025年的数据最有说服力。比亚迪的DM5.0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干到了46%,百公里油耗才2.9升,把不少日本同行甩在了身后。长安CS75 PLUS装的发动机用上了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燃烧效率比老款日本发动机高了一大截。奇瑞更厉害,2025年上半年就出口了114万辆汽车,其中不少车型搭载的都是自研发动机。   日本车企的日子也没以前好过,本田那台1.5T发动机热效率才38%,跟比亚迪比明显落后。丰田的部分发动机还出过机油乳化问题,解决了好几年才平息。日产的2.0L自吸发动机,技术参数好几年没大变化。为了保住优势,丰田、本田、日产等八家日本车企干脆抱团,成立了“汽车内燃机研究协会”,砸10亿日元联合搞技术研发。他们心里清楚,单打独斗已经扛不住中国车企的冲击。   这种产业羁绊不止体现在发动机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本车企比谁都清楚。丰田2024年在华销量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要是丢了中国市场,财报立马会很难看。中国消费者也没完全把日本车丢到一边,不少家庭买车时,还是会把本田、丰田列入备选。   更有意思的是半导体领域,日本想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可他们转头就发现,中国是日本半导体材料的最大买家。中国要是减少采购,日本的光刻胶企业就得裁员。商务部早就跟日本提过,这种单边管制最终会伤了自己。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也承认,日方很重视对华经贸关系,愿意跟中方好好谈。   垂秀夫的提醒,其实是说出了日本商界的心里话。中日两国做了几十年邻居,产业链早就拧在了一起。中国需要日本的精密制造技术,日本离不开中国的庞大市场。   现在的国际环境本来就复杂。美国在旁边搞技术封锁,全球经济增速又慢。中日两国要是把经贸这根主线折腾断了,谁都捞不到好处。中国车企不用因为现在势头好就骄傲,日本企业也别总想着用技术卡别人脖子。   先把饭碗端稳,把生意做好,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垂秀夫看懂了这一点。中日两国的企业家,更应该明白这个简单的逻辑。  

0 阅读:44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