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欧元以下进

亨克孤独 2025-11-18 11:43:06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欧元以下进口小包裹要征税,91%都来自中国,明眼人都清楚,这不就是针对咱中国小商品嘛。   欧盟突然甩出一记“关税闷棍”,砸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制造。   欧盟嘴上说得好听,说是为了打击逃税、保护本地商家。他们还抱怨,欧洲本土企业要交20%到27%的增值税,中国商品之前免税,靠着低价抢了不少生意。   但实际情况是,这政策就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欧盟还盘算着靠这招赚钱,按照每件直邮包裹2欧元的费用算,一年能多收92亿欧元。这些钱,他们打算用来偿还新冠疫情留下的8000亿债务。   政策细则分得挺清楚,直邮到消费者手里的包裹,每件得交2欧元的固定费用。要是先把商品运到欧盟的本地仓库,再从仓库发货,每件就只收0.5欧元。   这个差价让不少卖家犯了难。2024年欧盟的小包裹里,80%以上的中小卖家都靠直邮模式发货。对他们来说,2欧元的税费可不是小数目,占了很多低价商品售价的近9%。   要是卖的是10欧元左右的小物件,加上税后终端价格可能得涨15%到40%。而Temu、Shein这些头部平台,早就开始在波兰、德国建本地仓了,中小卖家没那么多资金,根本跟不上这个节奏。   而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这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做欧洲市场的小商家,主营业务就是150欧元以下的小商品。   他们现在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自己承担税费,利润直接缩水一大截;要么把税费加到售价里,商品的价格优势就没了。不少卖家已经在琢磨,要不要放弃欧洲市场,转向其他政策宽松的地区。   就算想扛下来,欧盟还有额外要求。平台得在包裹到欧洲前,提交详细的商品编码、原产地证明,商品还得符合欧盟的安全标准。稍有不合规,包裹就可能被扣留,还得交罚款。   其实欧洲消费者也没捞着好处,Shein和Temu在欧盟的用户已经有2.2亿,差不多占了欧盟总人口的一半。大家愿意买中国商品,图的就是性价比高。   以前花20欧元买个手机壳、30欧元买件潮流T恤,现在都得额外加钱。对收入不高的人群来说,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欧盟刚把通胀压到2.2%,接近目标水平,这波加税很可能让物价再次上涨,之前控制通胀的努力说不定白费。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说这政策不针对特定国家。可91%的包裹都来自中国,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中国卖家。   而且全球都在跟风收紧小额包裹政策。美国之前调整了中国包裹关税,澳大利亚、日本也取消了小额免税。欧盟这波操作,更像是在跟着潮流搞贸易保护。   他们没想想,很多欧洲本地零售商也靠中国货源进货。加税之后,这些零售商的成本也会上涨,最后还是得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中国卖家也不是只能被动接受。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向品牌化运营,推出高溢价商品来对冲成本。   还有的卖家在优化供应链,想办法降低其他环节的开支。商务部也在关注这事,会为中企维权,帮助企业应对合规难题。   对欧盟来说,这招关税牌可能打错了。他们想保护本土产业,却可能让消费者不满、中小商家承压。要是大量中国卖家退出,欧洲市场的商品选择会变少,物价也可能更高。   说到底,贸易往来讲究的是互利共赢。欧盟这波“关税闷棍”,看似打向了中国制造,实则也伤到了自己。   2026年政策正式实施后,到底是能保护本土产业,还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靠设置贸易壁垒的方式搞保护,最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卖家会调整策略适应变化,欧洲消费者却得为这政策多花钱。欧盟的政客们,或许该好好算算这笔账,到底值不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