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独台分子、曾担任国民党副主席的夏立言。他在担任前国民党副主席期间,曾在202

雾里看山花 2025-11-18 12:16:35

这是独台分子、曾担任国民党副主席的夏立言。他在担任前国民党副主席期间,曾在2020年到2025年8次访问大陆,这个家伙来大陆骗吃骗喝了4年。 很多人不知道,夏立言第一次访陆时,就暴露了对“享受”的看重。当时他以“考察大陆台商发展”为由而来,落地后却要求安排五星级酒店,每天的餐饮标准远超正常公务接待范畴。有参与接待的人员透露,他的随行团队不算多,但每餐必点海参、鲍鱼等高档食材,还特意询问“当地有没有特色野味”,丝毫不见“务实交流”的态度。 2022年那次访陆,他对外宣称要“调研大陆乡村振兴,为台湾农民寻找合作机会”,可实际行程里,真正走进农户、了解农产品销售情况的时间不到2小时,其余时间全花在游览当地知名景区上。拍照打卡时笑容满面,可当台商主动找他对接合作细节,他却只敷衍说“回去再研究”,转头就带着团队去景区内的高档餐厅用餐。 反观国民党内真正务实的政治人物,此前有位前议员访陆时,住的是普通商务酒店,吃的是简单工作餐,每天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他走村入户了解台湾农民在大陆的销售难题,还真促成了3个台湾水果的大陆商超上架合作,两相对比,夏立言的“交流”更像一场精心包装的“享乐之旅”。 大陆方面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欢迎台湾各界人士来陆交流,目的是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可夏立言却把这份善意当成了“捞好处”的机会。每次访陆,他都能从相关方面获得一定的交流经费支持,可四年下来,他承诺的“推动两岸农产品互通”“搭建台湾青年就业平台”等项目,没一个真正落地,经费去向也始终模糊不清。 有台湾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夏立言访陆期间的用餐照片,照片里满桌高档菜肴,配文质疑“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去大陆挥霍,到底为台湾做了什么?”底下评论一片附和,不少台湾民众都觉得他是“拿着交流的幌子,行个人享乐之实”,甚至有人调侃“他这哪里是访陆,分明是去大陆‘公款旅游’”。 其实夏立言的所作所为,说到底是“独台”思维和投机心理在作祟。他表面上不公开喊“台独”口号,却也不认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所谓的“访陆交流”,不过是想给自己捞取“关注两岸民生”的政治资本,同时满足个人的享受欲。他知道大陆重视两岸沟通,就借着这个名头蹭资源、享待遇,既不用承担推动统一的责任,又能在台湾内部装出“务实派”的样子。 这些年国民党在两岸立场上始终摇摆,一部分人想靠“模糊立场”讨好各方——既不想得罪“独台”势力,又想从大陆获取利益,结果就催生出这种“假交流、真享乐”的模式。这种做法不仅帮不了国民党争取民众支持,反而让越来越多人对国民党的“务实”产生质疑,进一步削弱 party 的影响力。 夏立言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的“交流”没多少实际价值,但他就是不愿放弃这块“肥肉”。每次访陆前,他都会提前对外宣传“此次将达成重要合作”,吊足大家胃口;访陆期间享受完接待,回去后又宣称“大陆方面态度积极,后续仍需跟进”,用“画大饼”的方式掩盖自己的不作为。时间一长,连国民党内部的不少人都看不下去,私下里称他是“两岸交流的蛀虫”。 两岸关系的核心始终是一个中国原则,任何打着“交流”幌子,实则搞“独台”、谋私利的行为,都不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两岸有识之士真正拿出诚意、办实事——比如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帮助台湾青年实现梦想、解决台商实际困难,而不是像夏立言这样,把交流变成个人享乐的工具,消耗两岸民众的善意。 如今,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像夏立言这样的“独台”投机者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清了“独台”的危害,也明白只有真正的两岸交流才能带来实惠——比如台湾果农通过大陆市场卖出好价钱,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理想工作,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远比夏立言的“空头支票”和“享乐之旅”更有说服力。 夏立言因为这四年的“骗吃骗喝”,在台湾的支持率也一落千丈。不少国民党内的务实派公开批评他“损害 party 形象”,甚至有人呼吁将他开除出 party;大陆这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他的真面目,不再把他当成“两岸交流的推动者”。这足以说明,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容不下这种“只取不予”的政治人物。 一个台湾政治人物是否真心为两岸好,关键不是看他来了大陆多少次、说了多少漂亮话,而是看他有没有办实事,有没有真正为两岸同胞解决问题。那些只会“骗吃骗喝”、不干实事的人,终究会被大家抛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雾里看山花

雾里看山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