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首批约6吨的北海道产扇贝已发往中国!买日本海鲜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原

青文笑谈世界 2025-11-18 15:20:35

日媒称:首批约6吨的北海道产扇贝已发往中国!买日本海鲜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原来是日本在中国的公司。 近期有报道显示苏州令合公司进口了日本扇贝,这一行为发生在韩国附近海域核辐射超标、日本海域扇贝死亡率达90%的背景下,引发网友抵制。另外,2025年11月日本北海道产约6吨冷冻扇贝已面向中国出货,首次对华出口。此前,獐子岛集团也曾承认从日本进口扇贝加工转卖。 据媒体报道,在韩国附近海域核辐射超标7倍,甚至传出日本海域的扇贝死亡率达到90%的情况下,苏州令合公司仍大肆进口日本海鲜,遭到网友的抵制。 打开社交平台,关于这批日本扇贝的讨论早已炸开了锅。有人翻出苏州令合公司的注册信息,赫然发现这家顶着“国产”名头的企业,背后其实藏着日本资本的影子,说白了就是专门把日本海鲜引进国内市场的“中间商”。这就让人看不懂了,一边是韩国海域核辐射超标7倍的警示,一边是日本本土扇贝死亡率高达90%的诡异数据,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风险,这家公司却偏偏选择“逆流而上”,到底是真不怕风险,还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要知道,海鲜产品的安全从来不是小事,一口下肚关系到的是全家人的健康。网友们的抵制并非毫无根据的“排外”,而是源于最基本的安全焦虑。试想一下,连日本周边海域的扇贝都大批死亡,存活下来的那些真的能放心食用吗?核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体内长期积累,这种潜在的危害谁都无法承受。更让人膈应的是,獐子岛集团之前也承认过从日本进口扇贝加工转卖,这些经过加工的海鲜产品,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源,相当于在食品安全防线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守住底线。苏州令合公司作为在中国市场运营的企业,理当遵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更该对中国消费者的健康负责。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家公司显然把利益放在了首位,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视而不见。所谓的“首次对华出口”,在网友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商业突破,反而像是一次对消费者安全的公然挑衅。毕竟在核污染风险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任何进口日本海鲜的行为,都需要经过最严格的检测和评估,而不是急着把产品推向市场赚快钱。 更值得深思的是,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尽到了应有的责任?进口海鲜的检测流程是否真的做到了万无一失?网友们之所以反应激烈,除了对企业行为的不满,也包含着对监管力度的担忧。如果连进口海鲜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维护?毕竟普通大众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只能依靠企业的自律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可当企业失去自律,监管又存在漏洞时,消费者就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 其实大家想要的很简单,只是一份放心的食材,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无论是进口海鲜还是国产海鲜,只要能证明绝对安全,消费者自然愿意买单。但像苏州令合公司这样,无视潜在风险、盲目进口日本海鲜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消费者的基本诉求,也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这种只看利益不顾安全的经营模式,注定无法长久,最终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被市场所淘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青文笑谈世界

青文笑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