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方突然宣布了参与哈萨克斯坦钨矿开发的安排。 围绕“钨”,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2025-11-19 02:31:39

快讯!快讯! 美方突然宣布了参与哈萨克斯坦钨矿开发的安排。 围绕“钨”,美方这步走得很直接。钨被美方列进关键清单多年,本土供给少,长期靠进口。在军工环节,穿甲弹芯、导弹推进器喷管、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都离不开它,这次就是把上游抓在手里。 看回项目本身,据多家报道,这次涉及两处尚未大规模开采的钨矿,探明资源被称有百万吨级WO3。更关键的是,据称美方将拿到70%控股,哈方保留30%。控股意味着谁来定节奏、定去向,话语权基本落在美企。 而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已和哈方谈了好几年,技术评估、投资报价都推进到签约倒计时的阶段。最后关头换人,这说明不仅是价格,融资来源、履约路径、下游消化能力,哈方都在综合权衡。 再对照一下供应格局。美国长期超八成依赖进口,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中国供应链。现在美方强调要从矿到精炼做成一条线,绕开现有渠道,这会影响钨粉、硬质合金的节奏,也会把价格波动放大到下游。 细节层面,哈萨克斯坦被不少资料列为全球钨资源最集中地区之一,储量主要在卡拉干达州和东南部,常见钨钼共生。品位不算高,但体量大,关键在选冶效率和持续投入,谁能扛住周期,谁就稳住优势。 规则别忽视。按哈方矿业法规,钨这类固体矿要走拍卖程序,申请者要证明资金和经验;战略性资产转让需要多部门审核;环保、当地就业和社会投入都有硬约束;现在还加了电子化监测,违约可能被吊销许可。 这次合作的履约也被加码。据公开信息,合资方需完成年度最低投资额,且全周期可追踪。外界还提到美国进出口银行和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可能介入融资,美国商务部长亲自协调,这已超出纯市场化操作。 把时间线拉长看,托卡耶夫访美带回约170亿美元的合作包,涵盖航空采购、农业机械等。随后他又去莫斯科谈能源和交通,说明哈方在不同方向都要稳住,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中国企业来说,信号也很清晰:早期介入勘探、拿稳矿权、把合规和环保做成加分项,同时确保下游消化能力可验证,才更有机会在关键矿种上避免临门一脚被换人。 技术环节同样要盯紧。哈国这些矿更考验选冶技术、杂质控制和成本曲线。谁能在中低品位里把回收率和稳定性做上去,谁能拿到长期合同,这才是硬分。 从更大盘的角度看,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供应链的掰手腕。美方要拉一条新通道,哈方要多头平衡,市场的敏感点在于谁能把矿、粉、制件这三步连成闭环。 落到当下,钨价的波动可能加剧,下游产业链要做好备料和替代方案。对外部不确定性,最稳的做法还是把关键环节握在自己手里。 一句话收尾:矿在外面,链在家里,节奏在自己手里,这才不怕对手临门改口。

0 阅读:1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