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科普几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落地,整体可划分为“大脑—身体—整机集成”三大环节。基于当前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势,投资布局应重点把握“核心卡点”与“量产受益”两大逻辑。 1、上游“大脑”:决定终局,算法与芯片是长期胜负手。 以AI芯片与运动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大脑”,是人形机器人智能水平与自主决策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仍处于算法迭代与算力优化阶段,具备自研算法、芯片及控制框架的厂商,有望在长期竞争中构筑壁垒。该环节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适合具备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资本进行前瞻布局。 2、中游“身体”:价值核心,硬件部件率先受益于量产。 中游环节贡献了整机物料成本的近90%,是产业链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以Optimus Gen2为例,传感器(占比约37%)、丝杠(20%)、电机(20%)和减速器(12%)是成本最高的四大部件。其中,灵巧手(对应手部系统)与关节总成(涉及腿部、肩部等高自由度模块)因技术复杂度高、单机价值量大,有望在量产初期成为供应链中最先兑现业绩的环节。建议重点关注在精密传动、力矩传感、电机驱动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与量产能力的核心供应商。 3、下游整机:集成能力与场景落地是关键。 整机厂商承担软硬件集成与算法适配任务,当前主要聚焦工业制造与物流仓储等B端场景。随着2025年后量产节点的临近,具备模块化设计能力、算法平台优势以及明确应用场景的整机企业,将具备更强竞争优势。 4、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看硬件:优先布局中游高价值、高壁垒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灵巧手、关节总成、精密传动等环节。 长期重软件与芯片:关注在上游算法、AI芯片及控制系统领域持续投入的科技公司。 整机看落地能力:选择场景明确、集成能力强、具备成本控制与模块化设计优势的整机厂商。 本文基于公开行业分析与成本结构数据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随便科普几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落地,整
金策领航吧
2025-11-19 07:58:3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