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的系统的迭代来看无人机与机器人的技术演进趋势是一个很有趣的角度,这是onsemi 做的一个技术Workshop,名字是《How Advanced Image Sensing Is Propelling Next-Gen Drones & Robotics》,总结了一些关键趋势:HDR、全局快门、高 NIR、iToF、功能安全 。无人机和机器人行业判断“好传感器”的标准,从“清晰度”转向 动态范围 + 无畸变 + 功耗 的综合表现。01|视觉成为无人机/机器人的核心瓶颈服务机器人与商用无人机增长迅速,图像传感器在 BOM 中的占比提升至 25%-35%。原因很简单:任务难度陡升。过去依赖 GPS/IMU 的简单导航,如今必须在光照突变、遮挡、雾霾、高速运动等条件下完成避障、测绘和识别。在做图像传感器的人来看,激光雷达成本和功耗承压,视觉 + ToF 的综合成本下降到其 1/5-1/8,成为主流路线。02|不同机型、不同机器人,对成像要求完全不同,视觉正在从“检测”迈向“理解”,成为 AI 决策的核心输入。无人机:固定翼:大场景、多光谱、热成像多旋翼:红外 + 稳定连续成像混合式与 VTOL:多模态 + 远距 + 高动态机器人:AGV/AMR:高 HDR、高帧率人形机器人:全局快门、HDR、NIR、高分辨率机械臂/协作机器人:高 NIR、细节 MTF、低伪影03|三大成像难题 ① 高动态环境:仓库强背光、LED 闪烁、弱光与复杂反射都会让 SLAM 和避障失效。多增益 HDR 能应对 120-150 dB 光比,在仓库入口场景可让 SLAM 漂移从 12-15 cm降到 3-4 cm。 ② 高速运动畸变:卷帘快门在高速场景会出现严重倾斜与拉伸,全局快门能彻底消除畸变;5MP 级传感器在 100km/h 下倾斜可从 120 像素降到
当机器人妻子走进千家万户时,才是人类灾难的开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逼近
【3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