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军将18岁怀孕7个月的李秀英拖进了地下室,开始粗鲁地解她的衣扣。李秀英决定殊死一搏,她夺过日军腰间的刺刀和3名日军拼命,最终被生生刺了37刀…… 孤身一人对付三个武装到牙齿的士兵,这场反抗从一开始就注定惨烈。她用刺刀乱挥,用牙齿狠咬,直到另外两个日军闻讯赶来。 冰冷的刺刀一次次刺进身体,脸上、腿上、腹部,鲜血很快浸透了单薄的衣物,她在剧痛中失去了知觉,倒在血泊里。 日军走后,李秀英的父亲在死人堆里找到了还有一丝气息的女儿,赶紧把她送到鼓楼医院。 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见到她时,都不敢相信她还能活着 —— 全身一共 37 处刀伤,最深的伤口几乎致命,腹中的孩子没能保住。 威尔逊全力救治,终于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段经历被同样留在南京的约翰・马吉牧师用镜头记录下来,成为那段黑暗历史的珍贵影像证据。 马吉告诉李秀英,她会成为历史最好的见证者,这句话后来成了支撑她一生的信念。 伤愈后的李秀英,终其一生都在为那段历史作证。 战后公审南京大屠杀战犯时,她勇敢地站上法庭,指着自己脸上的伤疤,讲述地下室里发生的一切。 那些狰狞的疤痕,成了日军暴行最直接的印记。 1999 年,日本右翼试图否认这段历史,污蔑她的经历是伪造的。 已经 80 多岁的李秀英毫不犹豫地提起诉讼,在东京的法庭上,她再次细数当年的遭遇,拿出马吉的影像资料和威尔逊的诊疗记录作为证据。 最终,她胜诉了,成为中国民间在对日名誉权官司中获胜的第一人。 她的证词一直被妥善保存着。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来公布的 100 名幸存者口述证言里,就有她的详细讲述,那些平实的文字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苦难与抗争。 拉贝、麦卡伦等当年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也在日记和书信中提及此事,多方佐证让这段历史无从辩驳。 直到生命尽头,李秀英都没让伤痛磨掉记忆。她常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真相。那些刀伤留在她身上,也刻在了民族的记忆里,提醒着后人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如今再回望 1937 年那个地下室里的抗争,更能明白历史记忆为何不可磨灭。 一个 18 岁孕妇的殊死抵抗,不是孤立的故事,而是无数苦难者的缩影。那些试图淡化甚至否认历史的人,终究绕不过这些血淋淋的事实。 李秀英用 37 处刀伤和一生的坚持,守住了历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