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9 15:04:43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二战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因为它投向日方的两颗原子弹。实际上并不是,压倒日本的其实苏联,为何这么说呢? 1945年的时候日本早就不是什么“大东亚共荣圈”的霸主了,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本土天天被轰炸机炸得鸡飞狗跳,工厂炸没了,粮食也快断了,老百姓躲在防空洞里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但日本军部的那帮人依旧嘴硬,天天喊着“一亿玉碎”的口号,甚至在御前会议上批准了死守本土的作战计划。 他们心里打的算盘比谁都精:手里还有最后一张牌——苏联。 自1941年苏日签订中立条约后,苏联一直没直接卷入对日作战,这让日军觉得有可乘之机。 从1945年3月开始,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就频频向苏联示好,小矶国昭内阁倒台后,铃木贯太郎组阁的第一件事还是派特使去莫斯科求调停,哪怕《波茨坦公告》摆在面前,他们也一口拒绝,一门心思盼着苏联能从中斡旋,帮日本保住天皇制和部分既得利益,这才是他们敢硬撑的真正底气。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日军大本营立刻封锁消息,对外只说“局部轰炸受损”,陆相阿南惟几还在吹嘘“能依托本土防线抵抗到底”。 当时东京的高层甚至算过账:广岛伤亡虽大,但日本还有几百万军队,本土防御工事修了上万处,大不了牺牲一半人口换个谈判筹码。 可就在他们自我安慰的时候,8月8日下午5点,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直接把宣战通告拍在了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面前,宣布从8月9日起苏日进入战争状态——这记闷棍直接打懵了整个日本政府。 毕竟日本为了拉拢苏联,前前后后送了不少好处,甚至答应出让在华利益,结果等来的不是调停,而是宣战公告。 但是苏联根本不给他们反应时间,8月9日零时一过,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的174万苏军就从三个方向扑了过来,带着5170架飞机、5250辆坦克和太平洋舰队的火力支援,架势摆明了要一锅端。 日军之前还吹嘘关东军是“百万精锐”,可实际上这支部队早就被掏空了。从1943年开始,大本营陆续抽走了20多个精锐师团去填太平洋战场的窟窿,剩下的80万人里大半是刚征召的农民和学生,装备更是差得可怜,连反坦克炮都没几门,跟苏军比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苏军的“八月风暴”行动打得有多快?后贝加尔方面军从蒙古草原一路平推,4天就拿下了洮南、多伦,直逼长春。 远东第一方面军在太平洋舰队配合下,8月12日就占了朝鲜的雄基、罗津港,切断了关东军的海上退路。 远东第二方面军强渡黑龙江,8月14日就封锁了孙吴,把关东军分割成几块。 牡丹江战役里,号称“关东军之花”的第126师团被苏军坦克集群冲得七零八落,师团长铃木启久被俘时还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所谓的“坚固防线”根本不堪一击。 到8月18日,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只能乖乖下令缴械,短短10天时间,这支盘踞东北14年的日军王牌就彻底覆灭,59万官兵成了俘虏。 关东军一垮,日本军部的最后一点底气也没了。东北是日本的“战略后方”,他们原本还指望靠这里的粮食和矿产撑下去,现在连退路都被断了。 关键是苏联参战彻底粉碎了他们的谈判幻想——之前还想借苏联跟盟军讨价还价,现在苏联成了敌人,四大国联手施压,天皇制能不能保住都成了未知数。 还有原子弹的影响,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后,日军军部还在试图掩盖真相,但当苏联出兵的消息传来,8月9日当天的御前会议直接吵成了一锅粥,之前硬扛到底的陆相阿南惟几也没了底气,只能看着天皇说出“再打下去只会让国家灭亡”。 其实从日本政府的反应就能看出端倪:8月6日广岛被炸后,内阁只是象征性开了个会,第二天还在讨论“本土决战计划”; 8月8日苏联宣战公告一发布,当晚就紧急召开御前会议,争论到凌晨。 8月14日关东军溃败的消息确认后,天皇直接拍板录制投降诏书,哪怕有少壮派军官发动宫城事件阻止,也没能改变结局。 这前后的反差再明显不过——原子弹只是让日本疼了一下,但苏联的公告和出兵直接断了他们所有的念想。 可讽刺的是,日本之前还把苏联当“救命稻草”,1945年4月苏联废除中立条约时,他们还自我安慰“苏联不会马上动手”,7月波茨坦会议后,又派特使去莫斯科求见斯大林,结果连面都没见到。 这种自欺欺人的算计,在苏联的铁腕行动面前不堪一击。关东军被歼后,日本再也没了能拿出手的军事力量,国内粮食够撑不到一个月,工厂要么被炸要么停产,所谓的“一亿玉碎”不过是骗老百姓的空话。 要是没有苏联这致命一击,说不定日本军部还会硬撑下去,让战争多拖几个月,到头来倒霉的还是普通民众。

0 阅读:58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