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没用了,荷兰太冤了?美国一纸命令,荷兰就果断切断了对我们的光刻机出口。他们中高端光刻机都禁止出口中国,以为我们会求饶,结果呢?最赚钱的产业就这么崩塌了! 美国2022年10月推出半导体出口管制,针对中国设下层层门槛。官员们直接跑到荷兰,拿着法案草案跟政府谈,威胁中断F-35零部件供应,甚至动摇荷兰在瓦森纳安排的地位。荷兰政府扛不住压力,2023年6月跟进禁令,禁止ASML对华出口中高端深紫外和极紫外光刻机。公司高层只好停发货,那些高端设备堆在仓库,超过30台价值数亿美元的机器闲置。ASML股价从800欧元掉到500欧元,对华销售额2023年第四季度暴跌。 公司总收入占比从近30%降到不足20%。温宁克公开说这事儿是双输,但地缘因素企业管不了。禁令波及供应链,德国蔡司关掉生产线,三百多工程师失业。飞利浦子公司订单腰斩,转产汽车LED。鹿特丹港吞吐量降三分之一,工人奖金缩水。埃因霍温租房市场冷清,公寓空置率上升。荷兰整体经济受拖累,半导体产业贡献率下滑5%,全国失业微增。最赚钱的对华业务就这样崩了,中国没求饶,反而自己搞定不少技术。 禁令后,中国半导体企业转攻实用路线。中芯国际和上海微电子合作出28纳米光刻机,够用在手机和汽车芯片上。长江存储用3D NAND堆叠到232层,绕开传统壁垒。中芯南京厂建起国产生产线,月产10万片14纳米晶圆。华为麒麟芯片7纳米工艺回归,手机销量国内第一。比亚迪电动车芯片自给率到90%。 专利申请翻倍,国产设备安装量增长六成,占全球半导体支出近一半。2025年国产极紫外原型机测试中,目标不再远。全球市场分化,荷兰经济学家说欧洲芯片竞争力弱了。台积电订单被华为抢走部分,三星业务遭长江存储蚕食。中国芯片销东南亚,填补空缺,还跟俄罗斯伊朗建备用供应链。美国芯片法案补贴本土,却搅乱全球市场。中国半导体市值占比升到15%,平行体系成型。从2019年起的技术管制,没脱钩成功,反倒重塑格局。各方都得面对产业韧性和全球化风险。 最新资料显示,ASML2024年财报中,对华出口限制继续影响业绩。公司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投资者会议上承认,禁令导致库存积压,供应链调整成本高企。荷兰政府报告指出,半导体出口下降拉低GDP增长0.5%。美国商务部2025年更新管制清单,进一步紧缩EUV设备出口。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2024年国产光刻机市场份额超40%,中芯国际产能扩张到每月百万片晶圆。华为Mate系列手机芯片全自产,出口量增长20%。 全球半导体联盟会议上,欧洲代表抱怨美国单边主义损害盟友利益。三星和台积电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对华业务恢复慢,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如长江存储已进入国际供应链,供应东南亚手机厂商。俄罗斯通过中俄合作获取芯片,绕过西方限制。伊朗类似路径发展本土产业。美国本土芯片厂如英特尔面临补贴依赖,效率不如预期。这场禁运凸显地缘政治对科技的影响,荷兰ASML从受益者变成受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