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近日,广东深圳,一女子在家突然大出血,老公焦急的叫了救护车,不料,

一叶知大事 2025-11-20 09:46:59

“严查到底!”近日,广东深圳,一女子在家突然大出血,老公焦急的叫了救护车,不料,对方却表示找不到地方,男子只能抱着妻子到小区门口等,没想到,赶来的护士却十分散漫,站在一旁无动于衷!网友:这是拿生命当儿戏。   11月18日,深圳一个小区里,刚生完孩子16天的产妇突然陷入危急。   她浑身无力地瘫在沙发上,下身大出血,甚至排出了鸡蛋大小的血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丈夫看着妻子奄奄一息的模样,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拨通了120急救电话。   电话接通后,丈夫反复、清晰地报出小区地址和具体楼栋,可电话那头的调度员却显得格外拖沓,询问半天仍表示“找不到小区在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妻子的呼吸越来越微弱,情况越来越危急。   丈夫再也等不及,咬牙弯腰抱起近130斤的妻子,一步步从5楼往下挪。   楼道里的每一级台阶都像千斤重,他的手臂止不住地发抖,浑身被冷汗浸透,每走一步都感觉耗尽了全身力气,却不敢有丝毫停歇,只想着快点把妻子送到小区门口,早点等到救护车。   就在家属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时,本应成为希望的急救系统,却在多个环节掉了链子。   调度环节的低效只是开始,救护车在路上的表现更让人揪心。   当天并非交通高峰期,道路畅通无阻,可这辆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既没有打开警示灯,也没有鸣笛示警,遇到红绿灯时居然像普通车辆一样乖乖等候。   丈夫后来在曝光的记录仪视频里提到,当时他急得拍着车门大喊“我老婆快不行了”,驾驶座上的司机却只是淡淡地回应“安全第一”,完全没有意识到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危及生命。   更让人愤怒的是救护车抵达后的场景。   医护人员下车时慢悠悠地踱步,其中一人手里还攥着手机,眼睛时不时瞟向屏幕,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   他们没有提前准备好担架,丈夫只能抱着妻子艰难地往车边挪,直到人走到跟前,医护人员才漫不经心地打开车门、搬下担架。   有医护人员甚至只是打开半扇车门就站在一旁不动,对眼前急需救治的产妇无动于衷,还有人不紧不慢地摆弄着医疗设备,丝毫没有紧迫感。   从救护车到站到真正展开急救,整整拖延了十几分钟,这段时间里,家属反复催促,甚至险些下跪哀求,却没能换来医护人员的重视。   危急时刻,小区里的邻居们自发围了过来。   有人看不下去,主动上前搭把手,帮着丈夫搀扶产妇;有人掏出手机,默默记录下这令人心寒的一幕,这些视频后来都成了反映问题的关键证据。   而这位丈夫,早已提前联系好了接收医院,为后续的抢救工作争取了一丝缓冲,也避免了救援衔接时可能出现的更多延误。   事件的转机出现在视频被曝光之后。   这段记录着急救人员失职行为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全网愤怒。   视频发出的当天晚上,涉事医院的领导就主动上门向家属道歉,承认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失职。   后续调查中,相关部门确认了急救人员在调度、运输、施救等多个环节存在违规行为,涉事人员已被停职处理。   医院方面承诺,会加强对全体职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同时对调度系统进行全面整改,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急救人员穿的那身制服,扛着的是他人的生命希望,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时刻紧绷神经,任何环节的懈怠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找不到地址或许有客观因素,但调度时的拖沓、路上的不紧不慢、施救时的漠视,暴露的是责任心的缺失。   国家明确规定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不受交通信号灯限制,目的就是为了抢占黄金救援时间,可这些规定在这次事件中完全没有得到落实。   万幸的是,由于家属提前联系了医院,加上医生后续的奋力抢救,产妇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医生后来表示,再晚一点,产妇就可能出现器官衰竭,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事件并非个例,它折射出的是急救行业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人员责任心问题。   道歉和停职只是开始,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进每一位急救从业者的心里,让救护车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通道,而不是让家属在绝望中独自与死神赛跑。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