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入常进程受阻,申奥屡屡落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诉求始终

飞天史说 2025-11-20 15:14:40

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入常进程受阻,申奥屡屡落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诉求始终未获认可,原因很简单 —— 印度太闹腾。 最近几年,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 “碰壁” 一桩接一桩。冲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始终未取得实质进展,申奥屡屡落选,让国际奥委会都皱眉头,想挤进 APEC,还是被婉拒。 其实把这些事串起来看,答案就藏在标题里。印度并不是不够大,也不是没潜力,关键是它太爱 “闹腾” 了。 对比一下巴西、南非这两个发展中大国,合作起来稳稳当当,国际形象跟印度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看来国际社会选 “队友”,还真不是看谁嗓门大,得看谁靠得住。 其实,印度的 “单边主义” 在外交圈早就出了名。每次说要搞多边合作,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真到关键时刻转脸就变卦。 印度在多边合作中常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比如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曾强硬表态拒绝承认约束性绝对减排承诺,不愿设定碳排放顶峰年份,与多国立场产生分歧。 人家《印度快报》都说,别人跟印度合作,心里总得打个问号。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看入常这茬,印度拉着日本、德国、巴西组 “四国联盟” 推动安理会改革,最终因各方分歧陷入分裂,搞得 “咖啡俱乐部” 国家都烦了,直接联合抵制。 其实国际社会选合作伙伴,最怕的就是这种 “机会主义”,嘴上说得漂亮,关键时刻难形成有效合力。 贸易领域更是 “双重标准” 玩得溜。印度碰上自己吃亏的规则,动不动就上诉拖延,遇上自己占便宜的地方,立马掐着不放。 比如 WTO 关税争端,欧盟告印度 ICT 产品关税违规,2023 年 WTO 发布最终报告认定印度违规后,印度始终未执行裁决,还将案子推向早已停摆的 WTO 上诉机构。你说这不是拖字诀吗? 反观巴西,人家在 WTO 谈判中积极协调各方立场,展现出务实的合作态度,大家反倒更愿意和他打交道。 再说农业保护,印度一边告美国钢铝关税,自己农业关税却远高于美国,市场迟迟不开放,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全球一体化讲究的是规则透明,印度这种 “规则套利”,别人自然心里有数,想进高水平自贸圈,门槛就在那儿摆着。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国内治理问题也直接投射到国际信誉上。基础建设和管理能力,完全撑不起它那副 “全球大国” 的架子。 你看同样是修铁路,中国援建的中老铁路开通后效率和安全都让沿线国家竖大拇指,而印度铁路虽在 2025 年获历史最高拨款推进转型,但目前仍以殖民时期遗留的窄轨为主,平均时速不足 60 公里,基建项目还常出现延期问题。 再说 2010 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不仅开幕前多数场馆未完工,主体育场天桥坍塌,运动员村更是污水横流、设施瘫痪,诸多丑闻传到国际奥委会,成为其申奥的重要阻碍。巴赫主席都说了,主办国得有基础治理能力,这不是明摆着给印度敲警钟吗? 其实细想一下,印度的 “闹腾” 说到底是内政短视和外交投机的混合体。国内就是一套民粹政策,外面摇摆于美俄之间,哪边有好处就往哪边倒。 可国际社会要的是靠谱的合作伙伴,不是一天一个主意的 “变脸王”。你看巴西、南非,人家就是稳扎稳打搞合作,逐步赢得了国际尊重和话语权。相比之下,印度喊口号、玩投机、耍滑头,难怪其诸多国际诉求都难以实现。 现实就是这么简单,谁都想当大国,但大国不是靠喊出来的。国际社会的态度其实就是在告诉印度:你得先学会负责任,别总想着光拿好处不管义务。 大国的雄心要配得上大国的信誉,光靠嘴上热闹,终究混不进核心圈子。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