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岳谦教授在节目上建议中国调整对外原则,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的“不惹事

卡门的提琴 2025-11-20 15:43:45

赖岳谦教授在节目上建议中国调整对外原则,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的“不惹事”去掉,因为“不惹事”是属于防御性的。   俄罗斯外交部扎哈罗娃前两天刚戳破窗户纸,说日本压根没真正承认战败。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你看他们初中教材把“南京大屠杀”轻飘飘写成“南京事件”,慰安妇内容删得干干净净,这不就是等着最后一位受害者离世,好把历史烂账彻底埋进土里?更别提今年四月那72个议员组团参拜靖国神社,对着甲级战犯牌位鞠躬的场面——人家摆明要推翻二战定下的国际秩序。   特朗普当年挑起贸易战时何等嚣张,结果中国反手一套组合拳直接打懵对方。钐钴永磁体出口管制掐住美国军工命脉,不可靠实体清单精准打击军火商,34%关税砸得美股两天蒸发五万亿。这套“以攻为守”的打法反而逼出中国科技自立——现在咱们AI大模型成本压到美国十分之一,人民币结算版图扩到五十多国,这哪是缩着脖子“不惹事”能换来的?   看看日本篡改历史的套路就明白,畏缩退让只会助长对方气焰。他们能把“侵略华北”偷换成“进出华北”,把强征劳工美化成“自愿参与”,甚至计划2027年把军费提到GDP的2%。若我们还恪守“不惹事”原则,难道要等他们把钓鱼岛也写进教科书成为“固有领土”,等自卫队真改成“国防军”才拍案而起?   德国《焦点》周刊说得好,伤敌八百必然自损一千。但这话得反过来理解——当美国高端芯片70%市场押在中国,当通用汽车全球四成利润靠中国市场,我们凭什么不能主动设置游戏规则?去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拉动内需效果多明显,旧车置换政策直接让汽车销量环比暴增20%,这比被动接招高明多了。   高市早苗今年刚上任就嚷嚷修宪,要把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这位首相连教科书都要改成“让日本为历史自豪”,我们若还坚持“不惹事”,岂不是纵容军国主义借尸还魂?别忘了扎哈罗娃的警告——日本可是唯一不完全承认战败的国家,这种对手永远不会安分守己。   想想贸易战最激烈时中国怎么破局。没选择抛售美债这种七伤拳,反而稳扎稳打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现在中东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东南亚跨境电商本币互换,这套连招比硬碰硬高明得多。当时要是光想着“不惹事”,现在怕不是要被锁死在中低端产业链。   慰安妇受害者那句“日本政府是在等我们死光”听着就揪心。历史血迹还没干透,加害者就想用时间磨灭罪证。如果我们现在还恪守“不惹事”,对日本篡改教科书保持沉默,对靖国神社参拜视而不见,三十年后的年轻人怕不是真以为南京大屠杀是“双方冲突”?   特朗普用“G2峰会”形容中美会晤很有意思。这表面是给中国戴高帽,实则想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可中国偏不上当,转头就安排3000亿国债提振内需,把压力转化成动力。这套打法需要何等主动的谋略?若还守着“不惹事”的旧框框,早被人家带进沟里了。   看看德国战后怎么做的。勃兰特在华沙一跪赢得世界尊重,赔偿受害者直到去年还在继续。反观日本,连“侵略”两个字都不肯写进教科书,还偷偷把“随军慰安妇”表述从教材里删除。对这样的国家,防御性姿态根本换不来尊重。   现在亚太地区就像暴风雨前的平静。日本军费五年要翻倍,美军在菲律宾新增四个军事基地,台湾海峡巡逻频率创下纪录。这种局面下,“不怕事”是底线,“敢惹事”才是智慧。就像下围棋,不能总等着对方落子,该占的要点必须主动出击。   其实中国民间早就悟出这个理儿。华为被制裁后立即启动鸿蒙系统,大疆被限购反而靠技术迭代稳住市场。企业都明白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国家战略岂能落后?赖教授提议去掉“不惹事”,正是看到时代变革的脉搏。   说到底,国际政治本质是话语权争夺。日本拼命改写教科书,美国四处构建小圈子,都是在争夺定义历史的权力。若我们还用“不惹事”自我设限,等于把解释权拱手让人。就像贸易战证明的,敢对苹果特斯拉挥出重拳,反而让对方乖乖回到谈判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卡门的提琴

卡门的提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