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3年,快要饿死的齐桓公,躺在床上绝望之时,他看到爱妾晏蛾儿溜进寝殿,齐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20 17:04:58

公元前643年,快要饿死的齐桓公,躺在床上绝望之时,他看到爱妾晏蛾儿溜进寝殿,齐桓公心一凉:无人能救我了。 齐桓公,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名头响当当。可他这结局,真是让人脊背发凉。一个“霸主”,最后是活活饿死的。这事儿听着就邪乎,但您要是仔细掰开看,会发现这深坑,每一步都是他自己走进去的。 想当年,他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那叫一个惊险。公元前685年,为了抢国君的位子,他和兄弟公子纠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半路上,管仲为了帮公子纠,埋伏起来,对着小白就是一箭。 换别人,当场就领盒饭了。但小白命大,箭射在了他衣服的带钩上。他机灵啊,当场“啊”一声倒地装死,愣是骗过了管仲。然后爬起来,换条路,快马加鞭抢先进了临淄城,登上了宝座。 这起点,要胆识有胆识,要演技有演技。 上位后,他更大气。不计前嫌,把射过自己的管仲请来当宰相。鲍叔牙推荐,齐桓公接纳,这对“黄金搭档”齐活了。管仲在内政上搞改革,“轻重鱼盐之利”,齐国蹭蹭地富起来;齐桓公在外面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这旗号太好使了。帮周天子出头,帮小诸侯国打野蛮人。一来二去,威信就立起来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可不是吹的。到了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周襄王都派人来赐祭肉,等于官方认证:“你就是老大!”这是齐桓公的巅峰,也是他霸业的顶峰。 但是,有句话叫“盛极必衰”。尤其是在管仲这个“刹车片”没了之后。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危。临死前,他拉着齐桓公的手,千叮万嘱:“主公啊,三个人您千万不能重用!” 哪三个?易牙、开方、竖刀。 这三位,可都是“狠人”。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子。齐桓公有天开玩笑说:“啥都吃过,就是没吃过人肉。”易牙回家,二话不说,把自己儿子蒸了,端给齐桓公。竖刀呢,为了能贴身伺候,“挥刀自宫”,把自己阉了。开方,是卫国的公子,爹妈死了都不回家奔丧,就铁了心跟着齐桓公。 管仲看得透啊:“连自己儿子都下得去手,连自己身体都敢割,连亲爹妈都不顾。这种人,对别人能有真心吗?他们图的,只是您手里的权!” 齐桓公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仲父放心。” 结果管仲前脚刚闭眼,齐桓公后脚就把这三位“忠臣”请了回来。为啥?没这三个人伺候,他吃饭都不香,睡觉都不踏实。晚年的齐桓公,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装死夺位的机灵鬼了,他沉迷享乐,把国政一股脑丢给了这三个“狠人”。 更要命的,是他家里太乱。 齐桓公老婆一大堆,儿子也不少,光如夫人生的就有六个。偏偏三位正夫人,一个儿子都没生。这就意味着,没有嫡子。 管仲在世时,好不容易帮他定了太子。可齐桓公老糊涂了,晚年又听竖刀的撺掇,想改立公子无诡。 这一下,彻底炸锅了。其他几个儿子一看:“凭啥他能当,我不能当?”于是,五公子夺嫡,齐国宫廷乱成了一锅粥。 易牙和竖刀一看,机会来了。他们果断站队公子无诡。趁着齐桓公病重,这俩人干了件绝事——“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 什么意思?他们用齐桓公的名义下令,谁也不许探病。然后,把齐桓公寝宫的大门堵死,在外面又加盖了一圈高墙,彻底把老霸主囚禁了起来。 一代霸主,就这么被关在了小黑屋里。没吃的,没喝的。起初他还喊,让人送吃的。可外面的人,要么是易牙和竖刀的党羽,要么是根本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他就这么活活饿着。 就在他饿得眼冒金星,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看见一个人影,从墙缝还是狗洞溜了进来。是他的一个小妾,晏蛾儿。 齐桓公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哑着嗓子说:“饿…水…” 晏蛾儿哭着摇头:“没有办法。” 她告诉齐桓公,易牙和竖刀已经封锁了宫殿,矫诏说谁也不许靠近。她也是拼了命才溜进来的,但什么也带不进来。 齐桓公听到这里,彻底明白了。他心一凉:无人能救我了。 他想到的,全是管仲临死前的话。他后悔啊,哭着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忏悔:“嗟呼!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后悔晚了。说完这话,他再也没力气了。他拉起袖子,蒙住了自己的脸。 齐桓公一死,忠心的晏蛾儿也撞柱殉情了。但寝宫外面的那帮人呢? 易牙和竖刀根本不管。他们忙着在外头杀掉不支持公子无诡的大臣,忙着扶持新君上位。齐桓公的尸体,就那么在床上放着。 足足放了六十七天。 等到公子无诡总算坐稳了位子,大家伙儿想起来:“哎,老国君该下葬了。” 推开门一看,尸虫都从寝宫爬了出来。 这就是春秋首霸的最终结局。 您说,齐桓公不知道那三个人是小人吗?管仲都点明了。他知道,但他高估了自己的掌控力,低估了人性的贪婪。他以为自己是霸主,能驾驭一切,结果被三个他最宠信的小人,玩弄于股掌。 他无脸见的,又何止是管仲。他亲手葬送的,是整个齐国的霸业。他死后,齐国陷入常年内乱,霸主地位?早没了,很快就被南边的楚国和后来的晋国取代了。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