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王震到师部开会,与首长身后女同志握手时,周围突然发出一片掌声,他脸红瞬间,才知是贺老总设的局! 那年的晋西北,深秋的寒风裹着战火的硝烟,29岁的王震已经是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在战场上横刀立马,可个人婚事却成了贺龙、关向应这些首长的心事。 这年秋天,一批从北平、天津逃出来的流亡学生辗转到了120师驻地,24岁的王季青就在其中,她被分到师部政训处当宣教员。 王季青可不是普通学生,她在北大读书时就参加过抗日游行,还入了党做过地下联络工作,胆子大又有文化,到了师部没多久就把宣教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贺老总早就看在眼里,私下跟关向应念叨:“王胡子打仗是把好手,身边就得配个有文化、有骨气的姑娘,季青同志再合适不过!” 掌声里,贺老总拍着王震的肩膀笑开了:“你个王胡子,打仗天不怕地不怕,握个手还脸红?我看你和季青同志蛮般配,这事儿我做主了!”王震挠着光头,脸更红了,王季青也低着头抿着嘴笑,没说反对也没说同意。 两人还没来得及多熟悉,战场的号角就又吹响了。1938年2月,日军调集一万多人围攻晋西北,一下子占了7座县城,直逼陕甘宁边区。王震带着359旅直奔岢岚,他一眼就看透了日军的软肋——城里没水源,全靠城外水渠供水。 “围起来,断了他们的水!”王震下了死命令,部队迅速抢占城外高地,只留北门给日军留了条“生路”。白天佯攻骚扰,夜里摸黑袭扰,城里日军渴得直跺脚,几次出城抢水都被打了回去。断水三天后,日军再也撑不住,趁着夜色从北门出逃,正好钻进了王震布下的口袋。 追到三井镇,日军想凭镇里的旧军堡固守,王震哪给他们机会?当天夜里就下令强攻。战士们借着雪后的微光,匍匐前进到堡外,集束手榴弹炸掉了日军的机枪阵地,紧接着冲进镇里展开肉搏。王震亲自到前沿指挥,看到日军炮兵阵地负隅顽抗,当即命令战士们攀爬城墙端掉炮位。 这一仗打得漂亮,毙伤日军300多人,还缴获了120师抗战以来的第一门山炮,贺龙师长亲自给这门炮取名“功臣炮”。战斗结束后,王震回到驻地,发现王季青正带着宣教队给伤员换药,她手上沾着血,额头上渗着汗,看到王震回来,只是递过一壶热水:“听说你们打了大胜仗,注意安全。” 没过几天,两人就在岢岚河畔的农舍里办了婚礼,关向应主持婚礼,贺老总笑着打趣:“这叫战场结缘,速战速决!”婚后第二天,王震就要回部队,王季青收拾好行李说:“我跟你去359旅,到前线做宣教工作。” 到了359旅,王季青成了文化指导员,不光给战士们上课扫盲,还跟着部队参加战斗。王震南征时,她亲手缝了羊皮护膝塞进丈夫挎包,反复叮嘱:“你腿受过伤,天冷路远,一定护好膝盖。”而王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心里也多了份牵挂,每次打了胜仗,第一个想分享的人就是她。 这对在战火中结缘的夫妻,一个在前线打仗保家卫国,一个在后方育人支援抗战,把小家融入了国家大义。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却在枪林弹雨中愈发坚定,在风雨同舟中走过了近六十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