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19岁早逝,他跪在棺木前3天3夜,之后对岳父发誓:终身不再娶![嘘] 19

轩叔观察 2025-11-21 10:13:59

妻子19岁早逝,他跪在棺木前3天3夜,之后对岳父发誓:终身不再娶![嘘] 1901年,十九岁的马一浮跪在妻子汤仪的灵柩前,他保持这个姿势整整三日,不进食也不入睡,任凭亲友如何搀扶劝解都不愿站起,这位面容憔悴的青年,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学大师,而棺木中安息的,是与他成婚仅三年的发妻。 葬礼结束后,马一浮向岳父汤寿潜立下誓言:“此生不再娶,”这句承诺从少年口中说出时,或许无人能预料,他竟用余生的六十多年光阴来兑现。 他们的缘分始于绍兴贡院外的一场邂逅,1898年雨季,十五岁的马一浮刚在县试中夺得魁首,正要离开时,视线与马车中的汤仪相遇,那双清澈眼眸令他久久难忘,少女的心弦也被这惊才风逸的少年拨动。 汤仪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汤寿潜是当地著名学者,尽管这桩婚事由长辈安排,但两位年轻人早已暗生情愫,十六岁的马一浮与十五岁的汤仪成婚,成为人人称羡的少年夫妻。 婚后的日子充满诗情画意,他常为她誊抄诗词,她则细心为他缝制衣衫,虽然因求学时常分隔两地,但往来书信中满是关切之语,汤仪总在信中叮嘱丈夫保重身体,马一浮则与她分享每日读书所得,这般精神相契的婚姻,在晚清社会实属难得。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1901年,马一浮的父亲骤然离世,依照传统礼制,他必须守孝三年,恰在此时,汤仪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在守丧期间生育子女,在当时会被视作违背孝道,经过深思熟虑,汤仪毅然决定放弃这个孩子,以保全丈夫的声誉。 这个选择成为两人命运的分水岭,流产手术严重损伤了汤仪的健康,她从此缠绵病榻,更不幸的是,马一浮因学业必须远行,临别时他紧握妻子双手许诺早日归来,未料此番离别竟成永诀。 当马一浮匆忙返家时,只见白幡飘动的灵堂,那个十九岁的青年跪在棺椁前,三日三夜不曾移动,无人知晓这三日间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但自此之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将全部心力投入学问。 汤寿潜见女婿年纪尚轻,曾婉言劝他考虑再娶,马一浮却坚定回绝,坦言汤仪之后,再无人能触动他的心弦。 在随后的人生旅途中,马一浮游学各国,精通英、日、德等多国语言,却始终独自一人,他将对妻子的思念转化为治学的动力,终在儒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当时有人将他的独身归因于礼教约束,但亲近者明白,这源于他对内心情感的忠诚守护。 看了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年轻时的这段往事,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网友们也议论纷纷,评论区特别热闹。 “以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马老用一辈子兑现了19岁的承诺,这种情深义重,在今天简直不敢想象。” “我连每天给对象发微信都坚持不了,惭愧了”。 “最苦的还是妻子,为了礼教和丈夫的名声,牺牲太大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真的不公平。” “怀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他后来成为大学问家,如果能开始新生活,人生或许会更圆满,没必要用孤独一生来惩罚自己。” “大家别用现在的观念看过去,那时候的士大夫把名节看得比命重,马老这么做,既有感情,也有儒家士人的道德自律在里面。” 抛开时代背景,你认为这种“终身不再娶”的承诺,是深情的典范,还是一种令人惋惜的执念?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和理由,一起聊聊这个故事带给你的触动。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0 阅读:26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