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总要赌国运侵华?很多人以为是军国主义。错了!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亲口揭底:甲午一战,豪赌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直接喂饱了明治维新。 日本老爱冒险打仗侵略中国,总有人说这是军国主义闹的,可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最近在电视节目上直言不讳,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明治维新启动时,日本刚从封建时代醒过来,1868年推翻幕府,学西方搞现代化,可那时候国家穷得叮当响。 财政收入一年才几千万日元,支出却像无底洞,天皇自己都得从宫里抠钱补海军缺口,官员们还得自愿捐工资凑军费。 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工业起步难,海军陆军都弱鸡一个,哪有本钱大搞改革。 就在这节骨眼上,日本盯上了邻居清朝,那时候清朝虽大,但内忧外患,军队老旧,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海军在黄海一仗就把北洋舰队打得落花流水,陆军也顺势拿下辽东半岛和台湾,短短几个月,清朝就投降了。 签的那个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外加赎回辽东的三千万两,还有威海卫的驻军费,总数两亿三千万两。 可日本还不满足,他们玩花样,用所谓库平银标准多要了一千多万两,又逼着用英镑付,汇率上再赚一千多万两。 加上战场上抢的船炮金银,实际到手起码三亿三千万两,换成日元是五亿多,够日本全国财政收入六七年用。 这笔钱对日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但对中国却是灭顶之灾,清朝一年才收八千万两税,等于三年收入全搭进去,还得向列强借高利贷,利息翻倍。 国家命根子海关盐税全抵押出去,从此债台高筑,百姓苦不堪言。 日本拿到这横财,没乱花,大部分砸军备上,海军分走四成多,陆军拿一成半,几年内舰队吨位从五万吨窜到二十五万吨,联合舰队排水量翻了好几倍,一跃成亚洲老大,这直接铺平了他们后来的扩张路。 他们还用一千九百万日元建了八幡制铁厂,这厂子成了日本工业命脉,二战前半数钢材从这儿出,军舰枪炮铁路全靠它,没这厂,日本的军工梦就黄了。 别忘了金本位改革,日本早想跟国际金融接轨,可黄金储备不够,这笔赔款换来三千八百万英镑黄金。 1897年顺利推行货币法,日元挂钩黄金,外资蜂拥而入,日本借钱买武器搞建设顺风顺水,经济腾飞的种子就这么种下。 教育上只投了百分之二点七,还多是军工培训,所谓文明开化不过是镀金罢了。 尝到甜头,日本上瘾了,1904年日俄战争,他们又赌一把,靠甲午那笔钱的利息买燃油,海军在对马海峡大胜俄国,抢了旅顺和南满铁路。 赔款虽少但地盘大,财政规模从战前两亿日元蹿升,铁路从三千多公里翻倍,纺织煤矿到处冒头,东京大学实验室设备、陆军学校大楼,全沾了那笔银子的光。 石破茂拿出老档案说,1896年日本财政里,赔款占六成二,没这钱,明治维新早破产。 这模式复制下去,九一八事变占东北,资源掠夺养肥军阀,1937年全面侵华,又想重演甲午好戏,抢华北煤矿钢铁,供军工链条。 可这回碰壁了,中国抗日八年,日本耗尽家底,二战投降,赌国运终于赌输,石破茂警告右翼,别再幻想靠打仗发财,现在时代变了,只会自取灭亡。 他背景是国防专家,当过防卫大臣,懂军史,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日本的战争依赖症,根子就在甲午那场豪赌,掠夺来得快,远超自家生产,军国主义不过是外衣,经济贪婪才是推手。 想想英国鸦片战争,从中国抢茶丝赔款,养大工业革命,日本学样罢了。 可日本历史书总避重就轻,只说明治勤奋,忽略掠夺黑幕,当代日本政坛分歧大,石破茂这番话等于自揭家丑,引发辩论,有人说该反思侵略根源,有人护短说那是时代产物。 但事实摆着,日本现代化起步靠中国血汗,八幡厂到二战供钢,原子弹炸广岛长崎,也算因果循环。 日俄胜仗后,日本自信爆棚,加入列强俱乐部,1910年吞并朝鲜,资源进一步倾斜军备,一战中渔翁得利,占德国在华权益,凡尔赛和约分赃,经济泡沫化,军部上位,侵华成瘾。 甲午赔款不光喂饱明治,还间接催生关东军野心,九一八前,日本经济大萧条,军头们想靠抢东北煤铁解困,果然占后钢铁产量翻倍,军舰下饺子般造,珍珠港偷袭都沾光。 可中国为此付多大代价?借款利息滚雪球,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财政瘫痪,百姓税重如山,饿殍遍野,这笔账记着呢。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表面是勤奋加美援,根子追溯明治掠夺奠基,没那工业底子,哪来后劲。 石破茂言论一出,中日网民热议,有人说日本终于认账,有人怀疑政治秀,但至少戳中痛点,日本右翼修宪梦,该醒醒了。 日本赌国运侵华,军国主义是表象,经济掠夺是本质,国家强大才能守护家园,咱们得吸取教训,专注发展,避免历史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