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岛链”外,边打边训,对最坏情况随时准备着 最近咱们的三艘航母动静不小

兵器志 2025-11-21 12:19:41

解放军在“岛链”外,边打边训,对最坏情况随时准备着 最近咱们的三艘航母动静不小,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密集训练。辽宁舰十多次突破第一岛链,今年航程直奔三万海里;山东舰作为首艘国产航母,战机起降频率翻了几倍;最新下水的福建舰更猛,电磁弹射首次尝试就成功发射歼-35等三型战机。这些动作明显是在锤炼远海作战能力,不是摆样子给人看。 看看训练区域就明白战略意图——从冲绳到关岛,西太平洋第二岛链以外都成了演兵场。双航母编队今年六月甚至前出到关岛东北600公里,这相当于把防线向外推了上千公里。所谓"岛链"概念正在被实际行动打破,以前咱们只能在近海转悠,现在能常态化进入深蓝,这是质的变化。 装备升级更是快得惊人。歼-35隐形舰载机完成弹射测试,成为继美国F-35之后全球第二款隐形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上舰,意味着航母编队有了"千里眼";电磁弹射技术首次应用就成功,说明咱们跳过了蒸汽弹射的弯路。这套组合拳打出来,航母战斗群的整体作战能力跃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人才选拔也透着狠劲。从上百支部队精选精英,50多名骨干跨舰任职,这种"优中选优"的机制确保每艘航母都是精锐。数万次模拟演练打底,官兵加班加点熟悉新装备,这种积累比单纯造新舰更重要——再先进的武器也要人来操作。 美国那边的反应很有意思。学者霍姆斯提出要"保持联盟稳固",甚至建议购买日韩潜艇来加强捆绑。这反而暴露出美方的软肋:单独对抗中国越来越力不从心,必须拉着盟友壮胆。但地区国家是否愿意全力绑上战车,恐怕要打问号。 从地缘战略看,航母编队前出西太只是开始。未来要去印度洋、中太平洋,这对应着我们在亚非拉日益增长的利益。商船走到哪里,军舰就应该能到哪里,这是大国常态。特别是能源航线护卫、海外利益保护,都需要远洋力量支撑。 当然,力量增长也意味着责任加重。中美在西太的互动需要建立更多危机管控机制,避免误判。但核心是,地区安全架构不能由单一国家垄断,多极化才是正途。中国航母编队的成长,本质上是打破海洋霸权垄断的过程。

0 阅读:0
兵器志

兵器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