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长谈定江山!孝庄深夜密会多尔衮,5岁福临捡漏成顺治帝 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去世,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一天晚上,孝庄约见多尔衮,与他彻夜长谈。没多久,多尔衮就扶持孝庄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 1643年,盛京,清朝的掌舵人皇太极,连个招呼都没打,突然就“无疾而终”了。 这一下,整个大清国都懵了。 朝堂上下瞬间分成两派,剑拔弩张到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一边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手握正蓝旗,背后站着两黄旗元老,张口闭口“父死子继”,气势汹汹;另一边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战功赫赫,掌着正白旗和镶白旗,还有多铎、阿济格两位弟弟撑腰,喊着“兄终弟及”,底气十足。两边兵力相当,谁也不肯让步,议事大殿上,大臣们拍着桌子争吵,刀鞘都按捺不住地响动,眼看就要火并起来,刚建立的大清差点胎死腹中。 就在这生死关头,孝庄站了出来。这个31岁的女人,没有哭哭啼啼,反而冷静得让人敬畏。她很清楚,豪格虽有“嫡长子”名分,却性情鲁莽,没什么谋略;多尔衮虽雄才大略,可强行继位必然引发内战,让明朝有机可乘。当晚,她避开所有人的耳目,亲自登门拜访多尔衮,烛火从黄昏燃到天明,没人知道两人到底谈了什么,但从那扇门走出来时,多尔衮的眼神变了。 几天后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所有人都以为会是一场恶战,多尔衮却突然开口:“豪格若继位,恐失人心;我若登基,亦难服众。不如立先帝幼子福临为帝,我与济尔哈朗辅政。”这话一出,全场死寂!豪格愣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两黄旗的大臣们虽有不甘,可想到避免了内战,也只能默许。5岁的福临,还不懂皇位意味着什么,就被推上了龙椅,成了顺治帝。 有人说,孝庄是用“太后下嫁”的承诺打动了多尔衮;也有人说,她点醒了多尔衮——辅政能掌实权,还能避免大清分裂,远比当个众叛亲离的皇帝划算。不管真相如何,孝庄这步棋走得太妙了!她既保住了儿子的性命,又让多尔衮成了自己的“保护伞”,更重要的是,她稳住了动荡的大清,为后来清军入关、一统天下埋下了伏笔。 多尔衮也不是吃素的,他借着辅政王的身份,一步步架空豪格,后来更是罗织罪名把豪格幽禁至死,独揽朝政,成了实际的掌权者。可他终究没迈出篡权那一步,或许是那晚的谈话里,藏着对孝庄的承诺,或许是他明白,福临登基才是大清最好的出路。 这场没有硝烟的皇位之争,最终以一个女人的智慧落幕。孝庄用一夜长谈,化解了一场灭顶之灾,也让自己从后宫妃嫔,变成了影响大清走向的关键人物。都说“红颜祸水”,可孝庄却用实力证明,女人的谋略,照样能撑起一个王朝的江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