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在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有分歧的,但只有一个是中美都一致的。就是如果中美无法避免要一决高下时,我相信中美都会不约而同的把战场设置在日本上。 这可不是凭空臆想,而是美日的军事绑定、日本的主动站队,再加上中国捍卫主权的必然选择,凑成的无法逆转的局面。 美国早就把日本当成了亚太军事布局的“核心枢纽”,而且这种绑定还在不断深化。 根据美日官方通报,2024年两国宣布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这被称为自1960年安保条约签署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不仅要赋予司令部统一调度美日军事力量、协调联合演训的权限,还计划把司令级别升格为上将,和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平级对接。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还打算把司令部从东京横田基地搬到市中心,离日本防卫省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只有3公里,就是为了实现指挥无缝衔接。 这种深度捆绑意味着一旦有事,美军能第一时间调动日本的军事资源,日本想置身事外都难。 中国国防部早就点破这一点,直言美日同盟搞阵营对抗,只会推高地区紧张,最终反噬自身。 而日本的选择,更是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它可不是被动当“跳板”,而是主动往军事对抗的旋涡里跳。 根据2024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日本把12式岸舰导弹升级到射程1000公里以上,还计划2025年起在九州部署,这个射程直接能覆盖中国沿海地区。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还在开发这款导弹的海基、空基甚至潜射型号,想打造成三军通用的远程打击武器,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卫”的范畴。 与此同时,日本不断修改防卫相关法律,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允许在“必要时”行使集体自卫权,一步步突破二战后形成的军事约束,本质上就是想借着美日同盟的东风,成为能参与地区博弈的军事力量。 可它没意识到,自己越是主动靠拢美国,就越容易成为中美博弈的“主战场”。 对中国来说,把战场锁定在日本附近,完全是捍卫主权的必然选择,而非主动挑事。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在东海开展巡航是依法行使主权。 仅2025年一年,中国海警就已经第41次驶入钓鱼岛领海维权,面对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的干扰,海警通过合法渠道严正警告,坚决捍卫领土主权。 而且中国的军事行动始终保持防御性,就像黄海实弹射击训练,都是提前发布航行警告,避开民用航道和渔业区,明确是年度计划内的常规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但如果日本成为美军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甚至动用远程导弹威胁中国沿海,中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 而日本列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就成了反制的核心区域,毕竟面对家门口的威胁,没人会坐视不管。 更关键的是,美日的军事动作正在不断压缩地区安全空间。驻日美军司令部的重组,意味着美日联合指挥体系的形成,而日本远程导弹的部署,相当于在第一岛链上安上了“长射程炮”。 中国为了打破这种战略挤压,只能强化东海方向的防御能力,从海警的常态化巡航到国防力量的战备建设,都是在回应这种安全威胁。 中美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战略空间的争夺,而日本恰好卡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又主动选择了绑定美国,自然就成了两边都无法绕开的“必争之地”。 说到底,日本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获得安全,实则是把自己变成了中美博弈的“缓冲带”和“主战场”。 中美之间的分歧再多,一旦涉及西太平洋的战略博弈,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身选择,让它注定成为无法回避的焦点。 但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依附他国搞对抗,而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如果日本继续沿着军事化、阵营化的路走下去,最终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才是最该警惕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