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做酒类生意,通过生意往来结识了一小姐妹。对方称自己对接一家500强公司,需要大量用酒,可以让女子提供。女子非常高兴,千恩万谢小姐妹。起初,公司每次都把货款顺利的打到女子帐上,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打到了小姐妹的账户上,再由小姐妹打给女子。女子觉得不对劲,但也不好意思追问原因。直到最后一次,公司直接买了180万的茅台,却迟迟不打货款,女子不淡定了,赶紧找小姐妹询问情况,却发现对方人间蒸发了,女子又找到公司,公司称早把货款打过去了。眼看着180万打水漂,其公婆给她甩脸子,丈夫骂她猪脑子,和她闹离婚,女子决定走法律程序。 张老板做酒类生意多年,生意一直顺风顺水。 然而,在3年前,意外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损失惨重。张老板满脸愁容的向记者讲述事情的经过。 2023年年底的一天,张老板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是位张女士,对方声称自己手里有十几箱茅台想卖掉。 就这样两人有了第一次的接触,随后,张女士经常会卖酒给张老板。双方一来二去熟络起来。因两人孩子年龄相仿,偶尔会约在一起吃个饭,关系自然越处越好。 一天,张女士向张老板透露,说自己对接的A公司是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刚从菏泽被杭州招商引资过来,在本地没什么熟悉的人脉,经常会买到假酒。 还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意把生意介绍给张老板。张老板一听感动坏了,赶紧对张女士千恩万谢一番。 张女士言出必行,从2023年3月份开始,张女士果然开始从张老板帮A公司订酒,而且每次订的都是茅台,订单起步都是四五十万。 一开始,A公司的财务会直接把钱打到张老板的卡上。 因双方已经建立了信任度,张老板一直没和张女士签过任何书面协议,也没要过定金,每次都是按照张女士的要求,直接把酒送到A公司楼下,一手交货后续等打款就行。甚至有时候还货还没送过去,钱就先打过来了。 然而,好景不长,张老板发现对方打款速度越来越慢,有时候,货过去一个月才能收到钱;再到后面,拖到两个月、三个月回款也成了常事。 从2023年11月份开始,原本由公司财务直接打款,突然变成了A公司把钱打给张女士,再由张女士转给张老板。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变了打款方式,张老板也不好意思开口直接问,只要钱最后能到账就不追究了。 2023年年底,张女士一下子订了两批货,其中一批是60瓶铁盖茅台,价值110多万,将近120万,这批酒是张老板直接送到A公司去的;另一批是30箱茅台,大概价值61万多。 说起这30箱茅台,张老板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因张女士要酒要得特别着急,晚上10点钟左右打过来电话,让张老板连夜把酒送到连泰顺去。 张老板还提出质疑,问张女士,为什么不在泰顺买呢?张女士说在那边不认识人,怕买到假的。 因此,张老板没多想,连夜把这30箱茅台送到了张女士家的地下车库,还贴心的把酒搬到了张女士的理想车上。 然而,张老板万万没想到,可这两批货送出去之后,回款却没了下文,一拖就是快两年。 张老板急得团团转,多次找A公司了解情况,可A公司的财务的一番话,让张老板当头一棒。 原来,A公司只委托张女士买过那60瓶铁盖茅台,并且119万的货款已经在2024年1月打给张女士了。 至于那30箱茅台,公司根本就没有委托张女士购买。 更让张老板崩溃的是,他打听得知,那30箱茅台被张女士第二天一早就以低价变现,以50多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做茅台回收生意的人。 张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是被张女士给坑了。 她赶紧找张女士追要回款,可张女士找各种理由拖着。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张女士搪塞说,到年底了,会先给她90万,可没过多久,张女士就人间蒸发了。打电话不接,微信不回。 180万可不知一笔小数目,眼看着钱要不回来,张老板的公公婆婆经常甩脸子给她看,丈夫骂她猪脑子,还跟她闹离婚。 张女士走投无路之下,联系上了媒体。 记者了解到情况后,拨打了张女士的电话,结果,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又记者游联系上了A公司的负责人,对方告知,张女士根本不是他们公司员工,她就是替他们采购酒的,每次张女士把账号发过去,公司会把钱直接打到她提供的卡上,至于张老板和张女士之间的业务往来,公司一无所知。 最后,张老板决定走法律程序维权。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张女士虚构与A公司存在紧密关联的事实,使张老板误以为其能稳定对接A公司采购业务;后续针对两批货物,进一步实施欺骗行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让张老板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其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其诈骗180万,数额巨大,应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