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决定,中国这次必对日本出重拳!种种信号表明,中国对日本的战略性反制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为何是日本?为何是现在?深度剖析之下,四大原因浮出水面,揭示了中国此次必将出手,且出手必是重拳的战略决心。 第一个原因,是日本在军事扩张的路上越走越远,已经触碰到了中国的安全红线。二战结束后,日本宪法明确规定“放弃战争作为国家主权”,这曾是东亚和平的重要基石。 但这些年日本早把这规矩抛到脑后,尤其是高市早苗执政后,更是把扩军备战摆在了台面上。 日本2023到2027年的防卫费总投入高达43万亿日元,是上一个五年计划的1.6倍,2025年的军费已经飙升到8.7万亿日元,折合550亿美元,高市还计划提前两年实现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这步子迈得比一些北约国家还大。 现在日本不再满足于“专守防卫”,频繁和美国搞联合军演,演习区域从冲绳一路延伸到南海,甚至把“西南诸岛防御”作为重点科目,摆明了是针对中国。 这种把家门口变成“火药桶”的操作,中国要是再不表态,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在历史认知问题上反复横跳,不断挑战周边国家的底线。 按理说,深刻反省历史是日本融入东亚社会的基础,但日本偏要在这上面“作死”。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最近就忍不住发文吐槽,说日本政府不仅不真诚反省,还搞起了“历史洗脑”。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扩建了所谓的“领土主权展览馆”,专门向学生灌输错误的领土认知,连韩国实际控制的独岛(日本称“竹岛”)都被他们硬说成是自己的领土。这种操作可不是小事,往小了说是歪曲事实,往大了说是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历史问题从来都是中日关系的“高压线”,日本之前每次在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上搞小动作,都会引发强烈反弹,现在变本加厉地向下一代传输错误观念,等于在埋新的矛盾种子,中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第三个原因,是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得寸进尺,不断制造摩擦。 虽然没有明说,但日本在相关岛屿问题上的小动作从未停过。从早年的“购岛”闹剧,到后来频繁派巡逻船闯入相关海域,再到现在通过修法强化对偏远岛屿的“管控”,日本的野心一点一点暴露出来。 而且日本还学会了“借刀杀人”,一边自己搞动作,一边拉着美国背书,动不动就喊“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相关岛屿”,以为有了靠山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中国早就用行动证明,领土主权问题没得商量,之前多次派海警船在相关海域常态化巡航,就是在亮明态度。现在日本把试探变成了持续挑衅,中国的反制自然也要升级,这是维护主权的必然选择。 第四个原因,是日本在地区事务中选边站,甘愿当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破坏了区域合作的基础。 东亚本来可以通过经贸合作实现共赢,中国连续多年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每年的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 但日本偏偏要跟着美国搞“小圈子”,加入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还试图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产业上对中国搞“脱钩断链”。这种“既要赚中国的钱,又要砸中国的锅”的做法,实在太不地道。 日本还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限制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出口,想卡住中国产业升级的脖子。 可中国现在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在稀土加工、动力电池等领域掌握着话语权,日本这么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中国必须通过反制让日本明白,合作才能共赢,跟着别人搞对抗没有好下场。 这四个原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何要出重拳了。军事上的威胁、历史上的挑衅、领土上的侵犯、经济上的遏制,日本几乎把能得罪中国的事做了个遍。 以前中国可能还会以“外交协商”为主,但现在日本的动作越来越出格,已经从“试探”变成了“进攻”。从近期中国海军在日本海开展实弹演习,到在稀土领域出台出口管制措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反制信号。 毕竟,对付“得寸进尺”的人,只有拿出真家伙,才能让他清醒过来。日本要是还看不清形势,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只会迎来更猛烈的反制,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