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日本方面对外宣布: 2025年11月20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正式宣布,日本已启动向美国运送自卫队所属“爱国者”导弹的进程。这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首次对外出口可直接投入实战的成品武器,标志着自1967年确立、维持近60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彻底名存实亡。 同日,日本同步披露2025财年防卫预算草案,总额高达8.9万亿日元(约合402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财年增幅超20%,再刷新历史纪录。除持续向美国出口军事装备外,日本还计划向澳大利亚交付11艘“最上”级护卫舰,并联合英国、意大利推进下一代隐形战机研发,目标在2030年实现列装。 针对外界热议的“导弹是否会转送至乌克兰”的猜测,日本方面明确回应,这批“爱国者”导弹仅用于驻日美军基地部署。事实上,日本早在2024年底就已放宽武器出口限制,此次对美出口导弹正是该政策落地的首个实质性项目,而这一突破背后,是日本近年来持续推动防卫政策转向的必然结果。日本这一系列举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际社会激起了层层涟漪。周边国家纷纷对此表示强烈关注与担忧。韩国外交部紧急发表声明,指出日本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行为破坏了地区的军事平衡与稳定,要求日本保持克制,不要让历史的伤痛再次被揭开。因为在历史上,日本的军事扩张曾给韩国等周边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中国外交部也强硬发声,强调日本应深刻反思其军事动向。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行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如今不断突破军事限制,这种危险的做法无疑是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公然挑衅。中国敦促日本恪守和平宪法,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美国对于日本的这一系列动作则持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美国一直试图将日本打造成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前哨”,借助日本的力量来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美国认为,日本增加军事投入、出口武器等行为有助于提升美日同盟的军事威慑力,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但美国似乎忽略了,一旦日本的军事力量失去控制,很可能会反噬自身。 在日本国内,民众也对此事看法不一。一部分民众担心这种军事扩张会引发新的战争风险,使得日本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潭。他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停止破坏和平的行为,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然而,也有一些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势力支持政府的决策,认为这是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地位”的重要一步。 未来,日本的军事动向无疑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日本继续沿着这条危险的道路走下去,地区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一场新的军事博弈或许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