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开发商带着诚意上门,提出以20万补偿款,老张:"我这房子地段好,少说值50万!"他坚信自己能"硬刚"到底,甚至动员邻居一起抵制。 开发商起初还耐心解释市场评估标准,但老张铁了心要"争口气"。三个月后,推土机轰鸣着铲平了隔壁老李家的小院,却唯独绕过了老张的破屋。邻居们陆续搬进新居,老张却守着漏雨的瓦房,听着窗外新建商场的喧嚣声日渐刺耳。 如今整片区域只剩他这栋孤零零的老屋,开发商早已完成开发,新楼盘销售一空。老张的屋子成了"钉子户"的代名词,中介来看房时都摇头:"这房子连装修的钱都收不回来。"他这才明白,当初的"硬气"实则是把双刃剑——既斩断了补偿协商的窗口,也堵住了市场流通的活路。 夕阳把老屋的影子拉得很长,像道永远跨不过去的坎。老张摸着墙上的裂缝,突然想起开发商临走时的话:"机会就像拆迁通告,过期不候。"他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勇者",在时代的洪流里,守着那栋无人问津的老屋,独自咀嚼着膨胀的贪欲酿成的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