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将坦承致命短板:若与中国长期对抗,后勤软肋将重演二战惨剧

云舟史策说 2025-11-22 14:05:17

日本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得提早把后勤补给这一块准备扎实。   2025 年 3 月,日本有个新机构上线,“统合作战司令部”,首任司令叫南云宪一郎,这人的履历可不简单。   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进防卫大学,后来毕业之后就去了航空自卫队,刚进去的时候,是从行政方面的岗位干起的,之后一步一步往上爬,还当过基地的司令,后来又成了中部航空方面队的司令。   转过年来,也就是 2024 年,还临时替过统合幕僚长的活儿,现在更不一样了,新司令部的指挥权交到了他手上,得管着陆海空三军的作战安排呢。     有意思的是,南云宪一郎当年入行,还是受了司马辽太郎的影响,平时性格看着温和,但做起工作来特别严谨,一点不含糊。     最近这段时间,他在各种场合强调 “后勤” 的重要性,说起来都是现实问题,日本最怕的就是打持久战。   作为岛国,日本的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稀土,还有老百姓吃的粮食,几乎都要靠从国外运进来,海上运输线更是绕远路,从中东出发到日本,得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这一路上,任何一个点出问题,运输受阻,日本的库存撑不了多久就会见底。     更关键的是,这些重要的海峡,都在周边大国的监控范围内,运输船队在现代反舰武器面前,根本没多少抵抗力,脆弱得很,而且日本的港口,也没有足够的军用补给能力。   真要是到了战时,民用补给体系一旦受损,后续的补给根本没法维持。 南云宪一郎的这种焦虑,其实有历史教训在里面,二战时期的英帕尔战役,日军指挥层当时迷信 “因粮于敌”,也就是靠抢夺敌方物资来补给,他们只带了三周口粮就发起进攻,结果补给线被切断后,十万部队饿的饿、病的病,最后损失超过一半。     南云宪一郎不可能不知道这段惨败的历史,更何况,现代战争的消耗,比当年要夸张得多,一枚导弹、一次战机维护,花的钱都是天文数字,日本的武器确实先进,但也极度 “烧钱”。   没有持续的补给,再先进的装备,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堆废铁。   这些年,日本自卫队事故也频频发生,其实早就暴露了他们后勤体系薄弱的问题。   现在日本虽然成立了统合作战司令部,但麻烦事不少,陆海空三军的标准不统一,平时沟通也不顺畅。而且这个司令部编制只有 240 人,却要承担全军后勤统筹的活儿,还要和驻日美军协调。   美军向来有本位主义,日本在合作中能有多少自主权,真不好说。   更头疼的是,后勤保障需要钱,日本的相关预算得靠增加税收来解决,税一涨,老百姓的怨气就上来了,军工产业还在挤压民用产业的空间,经济压力一层层积累,日子并不好过。     有人说,南云宪一郎现在的担忧,和 1941 年日本面对石油封锁时的焦虑,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如今的中国,已经建立起从粮食、能源到工业体系的全面自给能力。   这种大陆级的完备结构,让中日双方的 “持久战能力” 对比,结果变得毫无悬念。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