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宣布了!11月21日消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森永正裕称:"日本企业现在最担心的是中方限制稀土出口或者强化贸易管理措施,对日反制措施进一步向通商贸易领域扩大。"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看明白了,这是日本产业的命门被捏住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就是点稀土吗,至于这么紧张?还真至于,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端制造的命根子,小到手机芯片、大到汽车电机都离不了,而日本偏偏在这上面卡了脖子。 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的报告说得很明白,他们全国稀土依赖度超过六成,那些造高端芯片、精密仪器的重稀土,更是100%要从中国进口,这种依赖不是一天两天了,2010年之后他们就想搞自主,砸了上千亿日元,到现在还是没成气候。 就说他们南鸟岛附近的海底稀土吧,2010年就探明有1600万吨,听着挺多,可那地方在5800米深海,开采成本是陆地的200倍,一吨要花130多万人民币,2026年1月才计划试采35吨泥浆,光这一次成本就120亿日元,说白了就是中看不中用。 大家想想,要是稀土真的紧供,日本那些大企业扛得住吗?2025年6月印度突然断供稀土磁体,日本好几家整车厂的库存撑不了72小时,铃木汽车直接把主力混动车型的生产线停了,这还只是印度,要是换成供应大头中国,后果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觉得中方是故意卡脖子,其实不是,咱们2024年10月1日就施行了《稀土管理条例》,国务院第785号令明明白白写着,稀土进出口要符合管制规定,还要全程追溯流向,这本来就是规范管理,不是针对谁。 而且咱们的管制不是一刀切,是精准把控,比如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还涨了10.9%,但对日本关键半成品出口降了18.3%,说白了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让稀土被用到不该用的地方。 日本企业陷入慌乱,另一缘由是缺乏替代方案。他们曾将目光投向印度、澳大利亚,然而印度稀土年产量仅2900吨,占比不足全球3%,且提纯技术欠佳。2025年6月,印度更以保障本国产业为由停止供货。 最有意思的是森永正裕本人,2024年1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还夸RCEP让区域贸易成本降低,说中日该携手维护自由贸易,才过了不到一年,就换了个口气说担心中方限制,这前后的反差,不就是因为日本企业真的慌了吗? 咱们换个角度想,要是日本企业真的重视这个市场,怎么会允许影响双方合作的事情发生?2025年10月以来中方两次发布稀土相关管制公告,都是有明确背景的,谁也不会平白无故拿贸易开玩笑。 丰田汽车就很有感触,他们混动车型用的稀土永磁材料80%来自中国,每辆车要2到3公斤镨钕材料,现在已经开始削减40%的混动车型产能,10天就亏了300亿日元,这还只是开始,要是持续下去,损失只会更大。 其实这事的道理很简单,就像咱们平常做生意,你得尊重合作伙伴,不能一边赚着对方的钱,一边做让对方不舒服的事,稀土不是普通商品,是战略资源,谁掌握着主动权,谁就有话语权。 日本企业的忧虑,实则源于对自身战略短板的焦灼。他们深知难以脱离中国稀土,却不珍视合作根基。在这般矛盾处境中,内心慌乱自是必然之事。 真正的合作从来都是相互尊重的,你给我信任,我给你保障,要是总想打着小算盘,甚至触碰对方底线,那再好的合作也维持不下去,稀土这件事,不光是贸易博弈,更是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没有出路。 信息来源: 荆楚网——2025-11-21 日媒恐慌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制裁,日本进口的稀土六成来自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