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男子买到假利群香烟后,分3次悄悄到该烟店又买了4条,拿去烟草局鉴定,不

昌茂病号显眼包 2025-11-22 22:41:29

浙江宁波,男子买到假利群香烟后,分3次悄悄到该烟店又买了4条,拿去烟草局鉴定,不料,5条利群全部是假货,男子气坏了,拿着证据和买烟录像甩到老板面前,要求他给说法,没想到,老板反咬一口,坚决说那不是他的烟,还扬言男子是职业打假人,要去告发他,男子用了一招,直接让商店老板傻眼。 11月12号晚上,陈先生陪着老板在KTV招待客户,为了撑场面,老板特意交代他去买条“拿得出手”的好烟。 赶时间的陈先生没多跑远,就在KTV附近的一家烟店停了脚,花了不少钱买了条硬通货——利群香烟。他当时没多想,只觉得就近买方便,哪成想这条烟会成了点燃老板怒火的导火索。两天后的11月14号,那条烟被客户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老板气冲冲地把烟甩在陈先生面前,斥责他办事不力。原来客户一眼就看出烟是假的,连带着觉得公司没诚意。 挨了训的陈先生又委屈又愤怒,这冤屈不能白受,几百块的烟钱也不能自己扛。他打定主意要跟这家黑心烟店“死磕”,但没立刻上门理论,而是悄悄做了准备。接下来的两天里,他先后三次回到那家烟店,又买了四条和之前一模一样的利群香烟。最后一次买烟是11月16号晚上,他还特意拉上朋友帮忙,就是为了构建一套“铁证”。 按照陈先生的计划,朋友全程用手机录像,从踏入店门、挑选香烟,到付款拿烟走出店铺,每一个环节都没落下。坐进路边车里后,镜头立刻对准香烟包装上的条形编码,他觉得只要拍清了人、货和独一无二的编码,就再也不怕店主抵赖。带着总共五条“阳光利群”,陈先生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宁波北仑区烟草局,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闷棍。 鉴定结果不出所料,五条烟全是彻头彻尾的假货。陈先生拿着鉴定书和录像找到烟店老板,本以为对方会哑口无言,没想到剧情来了个荒诞的反转。店主看着眼前的证据,脸上没有丝毫慌张,反而一脸不屑地反咬一口。他抓着一个让陈先生措手不及的漏洞:视频虽然拍了买烟过程,但陈先生走出店门上车的那几秒是“盲区”,谁能保证烟没被调包? 哪怕陈先生强调视频连贯,店主也不松口,坚称离开柜台后的每一秒都可能动手脚。他甚至提高嗓门,当着店里其他顾客的面指责陈先生,说他分批购买、精准拍摄的行为,一看就是专门“碰瓷”讹钱的职业打假人,扬言要反过来告发他。陈先生一下子被噎住,原本胸有成竹的证据,好像突然就有了缺口。 烟草局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虽然同情陈先生的遭遇,但也明确表示,仅凭现有视频很难从法律上完全排除“调包”嫌疑,包装上的指纹经过多人触碰,也没法作为指向性证据。更麻烦的是,个人送检通常只能拿到口头结论,很难出具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报告,这让陈先生的维权路更难走了。店主那句“你怎么证明这烟是我卖给你的”,像一堵墙挡在了他面前。 但陈先生没打算就此放弃,他冷静下来后想到了关键一招。他回忆起烟草局工作人员提过,监管系统里会有商户的违规记录,于是他立刻向烟草监管部门详细举报,不仅提交了自己的购烟视频、鉴定结论,还特别提出,希望核查这家店的经营历史。这一招直接戳中了店主的要害,监管系统记录显示,2024年这家店就因为卖假烟被查处过,当时虽只查获三包,但足以证明其并非初犯。 接到举报后,当地烟草公司立刻对该店启动专项检查,不再局限于陈先生购买的五条烟,转而从店铺库存和进货渠道入手排查。这一下,店主彻底傻眼了。之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面对上门检查的工作人员,他再也没法用“调包”的说辞搪塞,只能支支吾吾地应对。原来他仗着个人维权证据难固定、违法成本低,才敢如此有恃无恐,却没料到陈先生会从他的“前科”和经营源头下手。 如今专项检查还在进行中,虽然那五条假烟的“一对一”铁证仍需完善,但店主的售假行为已经被监管部门盯上。陈先生这招“釜底抽薪”,不仅洗清了自己“职业打假人”的污名,更让黑心店主付出了代价。他的遭遇也提醒着大家,遇到消费欺诈时,别被眼前的困境困住,找准监管突破口,才能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信息来源:第一现场

0 阅读:94
昌茂病号显眼包

昌茂病号显眼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