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巡营,看见个小兵在帐篷里偷偷点灯学习。 第二天,大老板曾国藩下的命令是:此人

牧骸 2025-11-23 02:01:44

半夜巡营,看见个小兵在帐篷里偷偷点灯学习。 第二天,大老板曾国藩下的命令是:此人必成大患,杀了他。 我跟你说,这一下,所有人都懵了。卷王内卷都卷到军营了,不应该是树立典型、全军通报表扬吗?怎么还要杀头? 副手彭玉麟直接跪了,抱着腿不让走,说哥你冷静点,这小伙子是个人才啊,上回还玩命立过功呢。 但曾国藩甩出几张纸,大家一看,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哥们儿哪是在学习啊,他是在写《湘军改制疏》,白纸黑字,要把整个军队的制度都给颠覆了。什么“裁撤旧营”,什么“破除门第”,一条条的,全是冲着现在这套体系来的。 而且,这小子有前科。前几天就自作主张,把水师的巡防路线给改了,差点让太平军的火船冲进来。 这叫什么? 这就叫本事太大,心也太大。 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才华是真有,考过秀才,懂兵法,打仗鬼点子多。但他的眼睛里,没有规矩,只有他自己。他把生死存亡的军营,当成了自己施展拳脚、验证谋略的沙盘。 对曾国藩来说,这太可怕了。 他手里的湘军,是没拿过“天使轮投资”的创业团队,全靠“兄弟众筹”和“地方乡绅”刷脸撑着,团队的稳定和忠诚是唯一的生命线。 这种不受控制的天才,今天能帮你打胜仗,明天就能带着队伍另立山头。历史上这种事还少吗? 杀,是真的可惜。不杀,又是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 所有人都以为这年轻人死定了。 但曾国藩最后,把处决令给撕了。 他说,送他去胡林翼那里吧。 牛逼就牛逼在这儿。 他没杀,也没放任。他把这把没有刀鞘的宝刀,送到了一个更大的熔炉、一个规矩更严的方圆里去打磨。让更厉害的人,去给他当头一棒,也给他一片天。 这才是顶级的“人才管理”。不是一刀切,而是看懂每个人的“出厂设置”,然后把他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既能发光发热,又不至于烧毁整个系统。 几年后,安庆大捷。 战报上说,有个年轻参将,带着三百死士,用匪夷所思的战术绕后,一炮轰开了决定胜负的城墙。 那个人,就是当年在帐篷里写《改制疏》的林风。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牧骸

牧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