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可能确实不适合有什么大动作。 比亚迪也按部就班了。 其实唐L那几个座位根本不是重点,问题压根不出在这儿。真正的坎,是你看眼下这个市场,友商那些快五米二的车,直接把价格打到二十多万这个区间,你绕不过去。消费者他不管你后驱不后驱的,技术感知太弱了,他看到的就是,一样的钱,人家给的更大。这感觉就像一场军备竞赛,国内的逻辑就是简单粗暴,先造个大的再说。 我觉得比亚迪现在最大的一个包袱,可能就是那个“全球车型”的思路。 老想着一款车通吃海内外,结果就是在产品尺寸上畏手畏脚。你看欧洲车到国内都得加长卖,说明市场需求根本不一样,但我们自己出海,反倒把自己给框住了。人家友商没这个心理负担,眼里只有国内这块蛋糕,怎么大怎么来,怎么能抢市场怎么来,先活下来再说。 这就造成一个很拧巴的局面。最好的技术,比如易三方,得先给腾势用,品牌要做区隔。但主品牌比亚迪这边,面对理想L9、问界M9这种对手,又缺一个能真正镇得住场子的旗舰。总不能一直靠汉唐两条老产品线撑着高端的门面。 现在已经不是某一款车能不能卖爆的问题了,是大战略上的左右为难。想走出去,又怕家里被偷。这种拉扯感,可能才是比亚迪现在最需要想明白的事儿。 比亚

老古董
7座的就应该像商务车的布局,中间两个座位舒服一点,后排稍微差一点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