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两名高中生观看不雅视频后,他们竟然合伙将在楼顶散步的女老师实施侵犯,导致女老师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两人双双被判无期,而他们入狱后还坚称无罪,喊冤16年,但是法院驳回他们的申诉。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话说回2009年8月的那个闷热夜晚,娄底制碱厂生活区里,两个1992年出生的高中男孩,在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几段不该看的视频,脑袋一热,竟然跑上小区楼顶“埋伏”起了老师。 先是在14栋楼顶打探动静,见到刘老师独自散步,他们又悄悄换到11栋楼顶,等人一到就抄起拳头和木棍往下“招呼”,把老师撞得头破血流、当场晕倒,接着残忍地实施了侵犯。 谁成想,刘老师因为钝器重击,呼吸、循环系统双双衰竭,送医院一切抢救都没能救回。 事情闹大后,俩孩子吓得往家里跑,找爸妈“求助”。 可他们的家长非但没让孩子自己去报警认错,反而叫孩子别出门、不许招认,还让人背熟电视节目单,拿这套“时间线”当不在场证明。 更离谱的是,刘某的母亲许某红,知道儿子可能牵扯到强奸甚至杀人,第一时间不是劝孩子认罪,而是教他编谎;谢某东更过分,硬是逼儿子背电视台的节目表,以为靠这个糊弄过去。 结果警察把孩子叫去查问,那几根“木棍”连个鉴定报告都没有,只能算“类似物”;再加上俩少年“刑讯逼供”的说法,也被监控视频和入监体检表打回去——根本没外伤,也没遭虐待。 案子慢慢查清,两个孩子和父母都没跑了,一审他们以强奸致死罪被判了无期徒刑;许某红得了四年,谢某东三年缓刑三年。 同时,双方家属还各赔了遇难老师家属5万元。 可你别以为故事就这么完,悲剧后面还有更戳人心的反转。 十多年过去,他们一家人一直不服,频频上诉,打出“尸检上没查到两名学生DNA”“木棍不是实物”“被刑讯逼供”等重磅质疑。 后来公检法这边也没闲着,指出:两人的口供里提到的“老师常走楼顶”“下巴撞水泥”“裙子沾鞋印”这些细节,都和现场勘验、尸检报告高度吻合,怎么可能凭空捏造?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2018年,警方在被害人衣物上又检出第三人混合生物成分,比对后锁定了一个叫张某的19岁男子。 2019年3月,他因为闯现场对尸体又摸又侮辱,被判了四年半。 这时有人琢磨:难道真正的凶手是他? 可官方后来认定,张某是在两年后才闯进来的,顶多算侮辱尸体或者强制猥亵,不是那晚的主犯。 也就是说,杀人的还是那两个高中生。 一直到2025年11月,高院和最高检都两次通报,对他们的各种申诉一一驳回:事实清、证据确、量刑适、定罪没问题。 两个孩子和家属死活不写悔过书,减不了刑,现在还是无期徒刑在身。 整个案子折腾了15年,不仅让受害老师家人一辈子都放不下,也让社会对“未成年人如何教育”“家长护短会有多害人”有了更深的反思。 这件事告诉我们,孩子犯了大错要早认错,可更要靠家长引导走对路,别在一旁火上浇油;法律面前没人能开“未成年豁免”之门,一意孤行只会越陷越深。 很多人说,“哎,孩子还没成年,轻点判吧”,可真把错事当小事,受害人就没得商量。 到头来,不只是那两个孩子的未来毁了,连家长都得扛一辈子的“包庇罪”帽子。 所以,父母的教育很重要,一直护短,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儿女,这话一点都没错。 支持法院的判决,同时给大家敲响警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犯了罪,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要严厉惩罚,这样才能让大家引以为戒,而不是助长那些不良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