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盟友不再与你商量,而是递来一份既成事实的“和平方案”,你会怎么做?乌克兰正面临这样的处境。 特朗普政府抛出28点计划,要求乌放弃部分领土、限制军队、不加入北约——而欧洲盟友,竟是从新闻里才得知内容。 欧洲也破防了。这哪是合作?分明是通知。 于是G20会场一角,多国领导人紧急碰头。他们不直接反对,只说“方案还要再谈”。英国首相斯塔默更硬气:“停火不能以牺牲乌克兰自卫能力为代价。” 可乌克兰呢?泽连斯基的讲话透出无力:“要么失去尊严,要么失去伙伴。”他们派出了谈判团队,但谁都明白——弱势一方,哪有太多选择。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是谈判桌定结局。此刻的基辅,资源见底、兵力疲惫,而大国已开始布局“后战争格局”。 有人说,这就是现实政治。可我们忍不住想:如果每个国家的声音都能被真正倾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和平? 国际格局悄然生变,而小国的命运,又一次被推上牌桌。
